一天下午,一位学生把我拦在路道问我:“老师,梅花鹿会叫吗?”“应该会叫吧”我不加思索地说,“那怎么叫?”“它体型与驴差不多,叫声也和驴一样”我根据经验推测着说,“老师那驴怎么叫?”我只好勉强学了几声驴叫,那位学生高兴地说了声“老师,再见”一溜烟跑了。为这事我心里怪怪的,孩子爱问问题没错,不知道驴的叫声也没错,我给学生学驴叫似乎也不丢人。梅花鹿到底怎么叫,我马上上网查寻。原来梅花鹿发声部位很特殊,叫声细长软糯,并非和驴的叫声一样尖利刺耳!我脸颊有些发烫,我刚才都给学生胡说了些什么呀!
我赶紧找来那个问问题的学生,刚要向他道歉,他抢先开口说:“老师,其实我知道梅花鹿的叫声,是故意为难你的。”我怔怔地望着他,好久,才平静地抚摸着他的头说:“是老师才疏学浅,我向你道歉!”
从那以后,我经常表扬这个孩子大胆提问,勇于置疑,爱翻资料,喜欢科学探究。人都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每次一上课,这孩子的两只眼睛就像闪闪发亮的小星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也时常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我与他之间交流就像一条涓涓的细流,静谧无声却也温婉动人,又好像我们之间有了“秘密”,只能小心呵护。
我开始了反思: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教师再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者,不是高高在上的真理持有者。师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光是知识层面的挑战,还有处理问题的技巧、引导教育技巧、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现在的学生也并非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更有思想也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他想让你老师出丑,简直太容易了!面对这一群古灵精怪的新型人类,教师该怎么办?
你说理吧,你十个理由也抵不上他一个理由有理;你严厉些吧,只会和他隔膜加深;你太温柔吧,他觉得你柔弱无个性;做老师必须得拿捏好“度”。须得宽中带刚,柔中显威,刚柔并济,奖罚分明;还得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埯”的临危不乱;更得有像大海纳百川一样的宽阔胸襟;具备了这些还不行,你得上得了好课、写得好教案、作得了文章、写得好汉字、听得了讲座、谈得了心德、表得了态度、服得了学霸、斗得了学渣、忍得了怒火、放得下身段,你得有金刚不坏之身,早晨5点起床,不眠不休奋战到晚上10点,不敢有病、不能请假(背后的代价,你懂的);你不但要业精于勤,更得触类旁通,不要说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最少也得知道:蚂蚁有没有腰、蚊子能劈叉吗?、天外陨石有什么成分、李白喝过什么酒?杜甫算富二代吗?托尔斯泰怎么死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你有一个答不上来,就可能成为学生轻慢、嘲笑你的理由!都说学生要勤学好问,可这“问”如果太有“技术含量”,老师不汗颜才怪呢?
我们鼓励学生有“十万个为什么”,可老师就得有“十万万个答案啊!”什么也别说了,老师们、家长们:“对手”十分强大,你得下血本购买“装备”啊!否则,不在书本面前低头拜读,就得在问题面前颔首低眉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