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听了广大人文学院陈丽娜老师的课,心生佩服啊!特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较长,慎读。
-01-
之前我提到一本书《优秀的绵羊》,作者 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名校工作了24年,其中仅在耶鲁大学他就教过10年书
,该书有一句:
“如果某位教授从来不透露一些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孩子或者同事的趣闻轶事,那么我敢断定,从他身上将学不到太多的东西。我并不是要求老师交代一切,而是希望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真实和存在。”
陈丽娜老师就是这样的代表。
她教的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课程对大部分的大学生而言,很没意思吧?
她却说得很有滋味,为什么呢?
她用大量身边鲜活的例子阐述了这个问题。比如关于“发展”。以她多年做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很大的问题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的问题。家长自身有没有“发展”了呢?孩子一直在动,家长却静止不动,这没有冲突才怪呢?
-02-
这些道理,看似我们都懂。陈老师也给我们看了两段话:天性与教养。
课堂实录我们看完都知道这是要综合、辨证地看待问题。可结果呢?
很多家长来咨询的时候,会有类似这样的言论:“这孩子怎么那么像他爸爸,固执、倔强,跟他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长大了,却换了一种说法:“这孩子真不像他爸爸,一点都不懂事……”
你看,很多家长前后是矛盾的。
这给我的启发很大:我们看似都知晓很多的人生道理,可面对真实的场景时,还是按照已有的想法来考虑问题,行为上还是固有的那一套。
换句话:我们真的学会了吗?
-03-
陈老师认为,大学新生入学,一百个人中,有20个人真正会学习,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这点我非常认同。怎样才算真正会学习,并真正学会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体系,把几本书变成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配专门的老师来在课堂上灌输、大量的题海战术……这是否在暗示,这门课好难好难的呢?
一个真正拥有自学能力的人,真的需要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学一本书?很多时候,大学生就最后一个月或者一周就“学完”了一个学期的考试内容。
这是一个对我冲击很大的观念。那么,我们在职研究生大老远来听课的价值在哪里呢?
-04-
我就屡屡被同学调侃,“木林啊,你不要老坐在学霸区(前排)了……多点换换位置嘛……”(PS:我现在是单身,你懂的。)
来自网络大学上课,我也是经常坐后排的。现在上课,坐了一次前排之后,我就爱上了这种感觉。为什么?按照传播学的说法:坐前排的“噪音”是最小的。我只需看老师怎么讲课的,不会因为看某些同学玩手机,而分散注意力;我听老师的讲话,声音是“纯点”的,不必从某些杂音中“分辨”出来;我用iPad拍摄课堂内容是清晰的,不会因为拉进镜头而变得太模糊……
坐后排呢?课上和别的同学讨论?课上看别的同学如何表现?别人都喜欢坐后排,你会不合群的?
一比较,很多都不是事儿。
-05-
其实这些也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一点,很多老师上的课,让我产生很多联想,很多观念在我脑海里原有的观念产生碰撞,重构……
这才是上课最嗨的地方!
像这次,陈老师一开始就提到了高等学子学成后出路的问题,前面她说了两个方向:出国、出走(离开本行工作)。她问:“还有什么呢?”
我脱口而出:“出轨。”
台上台下,一小阵欢乐……
这不是挺好玩的?
她提到了“多少岁才算老人呢”?我回忆起了一个新的观念:“2005年有研究者提出了老年人的定义:如果你认为自己明年死亡的概率超过4%,才算是老年人。”到底是以“年龄为标准”好呢?还是以“死亡概率”为标准好呢?我不确定的,就是觉着有趣。
她提到了双胞胎婴儿的爬楼梯实验:双胞胎的婴儿,一个提前训练他爬楼梯,一个不训练,最后他们熟练爬上楼梯的年龄是一样的。她用这个案例说明,要尊重客观发展的事实。我想到了《平均的终结》中孩子不同发展路径的很多案例,比如走路、语言表达,甚至我们大人学驾照,都是很多的特殊性——那孩子一定要按照书本里的生理发展路径一步步来吗?我也是不确定的。
-06-
这些观念的碰撞,我就是觉着有趣。这些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事实上,她的一些案例也让我思考了自己身边问题学生的案例。
举例:如何让一个小孩子在开关门时,不要弄出太大的动静?
她的表述很精彩,大致是:“那天家长陪同那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孩子不大愿意,中途进出门时,把门弄得很响。我说,你这样关门会吓着阿姨的,我们在聊天,你冷不丁地“嘣”一下开门,“嘣”一下关门,阿姨很不舒服的,阿姨是有心脏病的……
我们听着很欢乐……这不是“骗”学生吗?
陈老师解释到,如果你经常被这样冷不丁地吓到,没问题也可能吓出问题来啊。又,为什么她自称是“阿姨”,而不是“老师”呢?因为很多学生对老师其实是有敌意的,如果说是“老师”,那孩子很有可能就把你归类到“敌人”的行列里了。要改变孩子的一个行为习惯并不容易,陈老师自述,她就有三次跑到门外去追那小孩子,告诉他,这事情不好……孩子最后也确确实实改了过来!成效啊!
这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教子如戏,全凭演技》——
哪怕你在孩子的背后竖了无数次的“中指”,在你的孩子面前,都要学会竖大拇指!
-07-
我课间咨询了一个我在班级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大概6分钟的疏导,我也想明白了自己一些教育学生的误区:我为什么会倾向于选择“冷暴力”去处理一些问题?以及这样做的好与不好在哪里呢?……这里就不方面细说了。
这些正是发生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东西,陈老师反问了我的几个问题,让我不得不正视——
确实,自己也是需要“发展”的!
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