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彝族
彝乡彝香,味在彝族

彝乡彝香,味在彝族

作者: 雅博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1:15 被阅读18次

四川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被誉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牛汤锅

彝乡牛汤锅,一个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原始,最生态的牛肉火锅 。 那是彝族的祖先们在一次森林山火中,用一个石臼把水烧开,再把牛肉放进去煮,发现被开水煮过一段时间的野牛肉特别好吃,那就是最古老的火锅。

坨坨肉

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是迪庆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将猪肉或羊、牛肉砍好,用热水煮熟,不下任何佐料,包括盐;肉熟后捞起,再撒蒜水,盐及花椒等即可食用。吃时需用双手拿肉。

手抓羊排

手抓羊排是青藏高原牧民对羊排的一种独特吃法。因吃时一手持刀切割,一手抓肉入口而得名。采用高山优质山羊肉,辅料为彝族特有香辛料,肉质细嫩软滑。

苦荞粑粑

苦荞粑粑是宁蒗小凉山地区的一种菜品,苦荞粑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食品。在祭坛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时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总少不了它。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灰)烧出的苦荞粑粑,摆上十天半月不会变质。苦荞粑粑蘸冬蜂蜜进餐,苦甜爽口,回味无穷。

火烧洋芋

“火烧洋芋” 是小凉山彝族农家百吃不厌的一种最常见的吃法,一般取洋芋数斤,煨苦茶一罐,将洋芋在火塘子母火中烧熟,即烧即食。人称“三吹三打”(因洋芋从火中取出后,人们一般都要吹打几下灶灰,故有此戏称)

炸土海参

“炸土海参”为彝族风味名菜。云南永胜县的彝族,经常从金沙江的河沙中捕捉土海参食用,土海参是一种软体棘皮蠕形动物,形状、色泽、内脏均似小乌参,故名。土海参不是海参,胜似海参,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油炸后沙沙作响,香酥脆爽,别有风味。

(资料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彝乡彝香,味在彝族

    四川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被誉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

  • 相约彝乡

    明年花开时,相约在日夕。花好月圆夜,能饮一杯否?

  • 彝乡谣

    今夜我在灯火辉煌的都市 想念远方寂寂凄寒的故乡 月光明媚如山风袅袅 骨头上的舞蹈 麦田里的情歌 一一跳进篝火 雄鹰...

  • 一个未曾想过的故事

    因为曾经在西昌待过多半年,跟当地的彝胞也算是接触过,读这本《西南边》里很多事很亲切。当时只知道彝族也分黑彝白彝,普...

  • 汉彝结亲

    在彝家楼喝彝家酒, 吃彝家的冻肉,冷水鸡和坨坨肉, 品苦荞馍馍,豆渣菜和凉山土豆。 彝家的少男少女活泼且明媚, 彝...

  • 《痴心爱人》第三十八章‖重游彝乡,心欲静而风不宁

    《痴心爱人》第三十八章||重游彝乡,激发生命活力 泥巴决定,再到彝乡重游,让浮躁,悲愤的心沉淀,再激发生命的活力。...

  • 硬筆楷書清李文學起義檄文

    李文學又名李正學,彝族人,咸豐、同治年間彝民起義軍首領。西元一八五六年,他在哀牢山區天生營擧義,推爲“彝家兵馬大元...

  • 彝乡恋情(小说)

    转眼又是火把节,村民们有忙于杀猪宰牛的;有正在村里的操场上堆码柴垛的;有正在准备各种欢庆节目的……大家...

  • 《彝族始祖》

    ――希慕遮,相传为彝族得姓始祖。据贵州彝文史籍《西南彝志》载,约西周时代人,住今四川西北部,传31代至笃慕(仲牟由...

  • 冬日恋歌

    冬日彝乡行, 风景别样美。 醉美佳人归, 情迷满结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彝乡彝香,味在彝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sj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