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Day9 7.20
《自我的重建》第六章第一部分
作者前面用了大幅的篇章来给我们建设了关于应激的理论,告知我们它会给人们带来威胁的一面,导致身心系统的失衡,而应激的根源从重大的生活事件到小问题的过度积累,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会因人而异。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用有效的方式来回应应激呢?
这一节作者提及了史蒂芬·柯维在积极主动这一习惯里阐述的关于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告知我们,我们可以专注于“影响圈”,在控制圈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控制程度越大,威胁感就越小,安全感也就越大,应激也就越小。
现实中我们善于利用的应对问题和困难的法子是分散注意力或者拒绝接受,用一种理所应当的姿态回避问题,以情绪为中心来摆脱不愉快的感觉。而这样的方式,虽然能一时缓解情绪,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如果应激源出现在关注圈,对情绪进行调节是有些效用,可是仍需要我们学会与问题共处让它不干扰到自己。如果应激源出现在控制圈,找到问题的根源很有必要,一边调节情绪,一边也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自我反省寻得解决之法。
我尝试过冥想,虽然还没有到达能够自我反省求诸己的境界,却能让劳累的身心得到充足的放松。到这里,特别期待此书的正念练习,不止为减压,更为寻得全新的自我。
【阅读感悟】Day10 7.21
《自我的重建》第六章余下部分
我们都知,现实是客观存在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不会因为我们的意愿而改变。面对现实带给我们的压力,我们却可以选择积极的面对态度,而这关乎一生。这一章节作者选出五种有效的人生态度,一一阐述,告知我们有路可走有迹可循不必消沉。
“你抗拒的东西会一直存在,你接受的东西才会发生”。去接纳当下,别试图让别人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让自己做自己。你无法改变别人无法改变现实,但你可以去塑造自己,去用自己的变化影响他人的行为。让向内求成为人生路上绝美的一道风景。
“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活着的理由,他就一定会找到活下去的机会。” 是的,寻求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是第二种积极的态度。有责任心的人总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所在,能够从当下的工作、生活中找到生机,赋予自己足够的力量,去成为这人世间的那一种与众不同。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警句我们随口可来,而面对失败和困境,我们总是忽视了“n+1”公式(n是失败的次数,n+1是失败后重新站起来的次数)。第三种态度便是我们应对危机的方式,我们需要去抓住蛰伏在威胁背后的机会,想方设法战胜危机,获得“心理弹性”即逆境中成长的能力。
“即使生活中有压力,也必须好好照顾自己”。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本,去运动去注意饮食健康去好好休息,让身体与压力共存,才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奔赴而去。
对待情感关系,我们要做到坦诚相待,真心以对,积极地去做贴心的小棉袄、活跃的爱的小使者、温暖有爱的父母,让爱意流动,让真心永存。
以上五种,皆可为一篇序章,引领我们走进重新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主权的正文里。那勇敢且坚毅的我们,出发吧,去拾掇起一身能量,去遇见在不远处等着我们的那更好的自己。
最后强烈推荐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值得精读和反复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