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日洗漱我们的身体,却极少擦拭我们的内心。
在柜子角落里翻出许久前买的一个水杯。
包装是早已没有。孩子们经常拿来当玩具玩,东扔一下,西摔一下,坑坑洼洼的表面布满了灰尘和污垢,遮住它本来的面目,想着挺新的一个水杯,弃之可惜。
找来抹布,挤了点洗洁精擦洗起来,不一会儿水杯就露出表面的草绿色,水冲洗了一番,又用钢丝球擦洗了两遍已然光洁如新。看起来赏心悦目,像是重新拥有了一件新东西般让人雀跃。
一个常常只买实用东西的人,偶尔也有那么一两次只为眼缘而买,这个杯子就是合了当时的眼缘。当初那么钟爱它,可为什么又把它泠落在墙角旮旯呢?
如果杯子拥有思想,它一定是落寞的吧?
杯子遗忘以至于被无声的时光蒙上厚厚的灰尘,不见它原来的面貌。人内心大概也是如此吧?
快节奏的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和日常的家务琐碎充塞得严严实实。
大多数时候人就变成了一台时刻旋转的机器。在时间的轴轮里,我们马不停蹄的转呀转,转呀转来不及细想与思量。
夫妻之间有了矛盾。明知道要好好沟通解决问题。却一次又一次的因为忙碌停不下急躁的心而忽视沟通选择逃避。以至于心上的怨怼、误解等灰尘越蒙越多,多的遮挡住心的感知力,就像在心上糊了一道灰扑扑的脏墙,因为自身的身惭形秽,心只识别同样的负面情绪,我们只看得到对方的不好,再也感受不到对方的爱意与关心。突然有那么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彼此早已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同一屋檐下却再无共同语言。
布满灰尘的心,看似正常的跳动。其实早已不再柔软。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到跟前诉说着自己的新发现时,当他高高举起自己亲手做好的手工到我们面前祈求赞赏时。一句“忙着呢!你自己玩去吧!”打发了他。因为内心的尘埃太多,总是漫不经心的忽视着孩子由衷的快乐。
常常自我安慰其实很爱孩子,只是缺乏足够的耐心,来日方长再弥补。怎奈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孩子长大。那些曾经细微的温馨在回忆里潮湿模糊了双眼。
无论是在繁华喧闹的都市还是荒凉寂静的乡村。心上的尘埃太多,以至于无法静下心来融入,内心像一只跳蚤,时刻都在蹦跶。
无论是春天绿的希望,还是夏天红的火热,不管是秋天金的丰收,还是冬天白的肃杀。在尘埃堆积的心上只会被视若无睹。
一碗从前一样香气四溢的饭菜,如今吃到嘴里味同嚼蜡。并不是盐多油少,而是心上尘埃太多、挂碍太多,钝化着我们感受食物灵敏的味觉。美食也无法治愈尘埃堆积的心灵。
捧一卷饱含墨香的书,睁圆了双眼,勉强将一个个蚂蚁搬大小的字吸到眼中,只是眼中,却只字吸不到脑海,它游弋在眼里,却无法游入杂念隔绝的内心。
决心为生活写下一篇文字,可是杂乱的内心体察不到生活的纤毫滋味,只觉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乏味。未下笔已无言。削尖脑袋写下的也只是一些无病呻吟、散乱的文字。
烈日烘烤的夏日。路旁的树上繁茂枝叶上积满灰尘,失去了春天那般活力。周围一切都恹恹的,如同蜡黄色干燥的柴火随时等着点燃。
倏地刮起了风,天空开始洒下清凉的雨丝,地面蒸腾的热浪逐袭着双脚,双脚以上却是清凉舒适的,头脑更是畅快的。不大一会儿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树木、房屋、周围的一切在哗啦哗啦的雨水中冲刷得越来越明艳。
雨停后的世界,焕然一新。
在焕然一新的世界中恍然醒悟。
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去掉内心的浮躁!”
“洗去内心的尘埃!”
内心在自我审视的清洗中,洗去所谓的虚荣、攀比、浮躁、执念。逐渐呈现真实、平和的自我,接受平凡的自我,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感受当下。眼前的一花一草,身旁的小人儿都无比的可爱。没有什么能比当下更珍贵!
钱钟书说过:“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像清洗身体一样,时不时内视自己,洗涤心灵。心无挂碍,方能静心享受生活中的一粥一饭;心无尘埃,才能发自内心的热爱四季轮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