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临界知识?怎样能够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实现知行合一?
1.1 作者对学习临界知识能够实现“少即是多”的效果判断,建立在两个重要假设的基础上:
第一个假设:在很多情况下,看起来复杂多变的系统,其实背后是由背后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前段时间在得到看到罗胖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写牛顿的一本书——《机械宇宙》。他的观点就是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系统其实是由一些简单的规律所决定,比如牛顿定律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公式和总结,但却推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至于有了现代的璀璨文明。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此处用麦肯锡工作法来举例,谈到“画大饼”和“MECE”原则。
画大饼 MECE原则1.2 学习临界知识进步速度未必最快,但却是效率最高的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前期不断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开始速度会很慢,可当我们掌握了整个学习理念和方法之后,学习的能力就会大幅提升。这时表现在我们可以将跨领域的知识相互穿插借鉴应用。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临界知识是对事物更底层规律的总结,因此临界知识大多存在那些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硬学科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等。
2.1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阅读关于这个领域的经典书籍,从中寻找最重要的原理和知识。平时多观察生活中发生的琐事,看似那些习以为常的事件背后,是否运用了某个我们熟悉的额规律和知识。
2.2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尽管我们可能发现了事情背后的规律,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寻找这个规律的原始出处。例如众所周知的“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付出一万小时的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这个结论却是来自心理学家对小提琴手的研究结果,并不适用于其他研究对象。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结论的出处以后,就会对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2.3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用更底层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拿上述的“一万小时天才定律”举例,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天才,不是说我们仅仅付出一万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还需要高强度的训练,即“刻意练习”。如果没有这个作为结论的底层规律,就算付出两万、三万,甚至更多的时间也于事无补。
2.4 学会创造新的假设,并且加以验证
如果我们对一个领域的解释并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找不到更底层的解释,此时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查询相关领域的书籍和资料,看看有没有别人的研究结论可供参考;第二,自己给出一个合理化的假设,然后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到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
在做你喜欢的事情过程当中,去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创造精彩生活的利剑。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一份激情和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答案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即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重复应用同 一个临界知识。
4.1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得到专栏订阅、知乎、分答、在行等等平台都是我们可以借助的外部资源。
4.2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
(2)大量的持续练习
4.3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临界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还对提升我们的预见性认知、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有重要作用。
(1)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我们的决策是基于我们获得的信息质量,因此在困难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里就引出两个重要的概念:
——应激性反应与单因果思考方式(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
——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2)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质量与数量
A.现象层面(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出解释)
B.技术规律层面(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
C底层规律层面(跨越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
能力圈是由我们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而且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能比其他90%的人都做得更好。因此,我们重大的决策都应该在能力圈中进行。
如何利用好我们的能力圈,作者的建议是: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狙击手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瞄准指定的方向,一招制胜;而敢死队则是在最后关头才会采用的无奈之举。
由于每个专业领域都无比复杂,而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范围又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能做到尽可能多的掌握临界知识,综合地实践应用,才能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