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过最美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生死相许,也不是花前月下你侬我侬,而是父亲出门前被母亲撒娇般“缠住”不放,他转身,把手搭在母亲腰间,低头对着她浅浅地笑,眼里盛满水似的柔情,那是我见过爱情最美的模样。
父亲与母亲的相识同大多数老辈人一样,无非是经人介绍。那时,父亲的堂姐嫁与母亲的长兄,见家里的小妹妹生的乖巧可人,一张鹅蛋脸,双颊红彤彤的,对着她笑得娇羞。心里一动,便起了做媒的心思。
父母亲的见面在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午后,身边尚有长嫂相陪,二人一共也未能说上几句话,尤其是母亲,只顾低着头看绕着衣带的手指。父亲那时性格开朗得很,五官坚毅,外形俊朗,见眼前的小姑娘一副羞答答的样子,倒莫名欢喜起来。
月老的红线便这样悄悄地系在了两个年轻人的心尖,可月儿啊,总是有着阴晴圆缺,就在二人恋情正如火如荼的时候,祖母忽然病倒了,缠绵病榻百般医治不得。父亲一夕之间仿佛老了十岁,再无初见母亲时那般意气风发的模样。同母亲承诺的婚期不得已一拖再拖,久侍床前,因着此事,父亲总觉得对母亲不起。然而母亲却不曾放在心上。一向乖巧内敛的她,竟开始频繁出入未来的婆家,帮着父亲照顾祖母,亲奉汤药,从无怨言。
祖母的康复是个奇迹。自我懂事起,便认定自己生自一个基督家庭,父母亲,祖母,外祖母都是忠实的基督徒。我曾好奇地问起父亲与宗教这一段缘分,父亲浅笑着看向母亲,讲起当年母亲是如何陪着他照料祖母,又是如何在众人无奈放弃希望的时候,引着父亲走至十字架前,介绍这个自己从母亲那里认识的上帝,父亲这才得知,自己心上的人儿啊,曾无数次独自在十字架前为自己深爱的母亲祈祷。一向深信科学的父亲问自己,为什么不信呢?不管是病急乱投医也好,或者,为了自己手里牵着的这个女孩儿也好……
后来,祖母的病奇迹般地康复,再后来,便有了我。彼时年幼的我,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质疑父母亲的宗教信仰,耍赖般嘴硬对抗父亲的“说教”,每每此时,父亲总会摸摸我头发讲,可是,真的是他创造了我们这个完整的家啊。那时,祖母尚在,那是真正的团圆。
父亲中学时,因着家庭的缘故,不得已退学,但他对知识的渴望从未停止过,骨子里便不自觉沾染了文人的浪漫。
我初生时,为了多些时间陪伴妻女,父亲辞去工厂的工作,开了个小小的烧饼铺子。父亲在案板前和面,把成型的烧饼贴在火炉内壁,母亲撸起袖子,站在炉前帮忙。月光透过小小的窗子洒进来,落在母亲如墨的长发上,将她的身影拉的老长。很久以后,我在父亲书柜深处翻到一本日记,一笔一句承载着过去青涩的岁月,在一纸扉页上赫然写着一句诗: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彼时我尚不懂事,正是猫憎狗嫌的年纪,本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诡异心思,献宝似的捧着日记去给客厅里的母亲看。母亲动作轻柔,一页页翻过去,嘴角的笑怎么也藏不住。恰好父亲从厨房而来穿过客厅拿东西,“爸爸,我发现了你的秘密哦!”母亲窝在沙发上,一双眼睛落在父亲脸上,笑得像个“傻子”一样,父亲蓦地羞红了脸,手足无措了几秒钟,东西都忘了拿就逃回了厨房。我与母亲低低地笑出声来,肩膀抖个不停,父亲却突然又从厨房跑回来,红着脸一把将本子抢过去,瞪了我一眼进了卧室,竟是找胶带将日记封起来了!“你爸爸不好意思了”母亲低声对我说,“不许再笑了!”从那以后,我果然再没见过这个日记。
母亲的衣橱里有一件红色的外套,后背破了一个洞,放在衣橱深处。我帮母亲整理旧衣时,见它样式颜色都过时得很,便与其他旧衣堆在一起准备丢掉。谁知母亲回来后,得知我好不容易勤快了一次,竟着急地把衣橱扒拉了一遍,又一脸急色地把口袋里的旧衣都倒出来,直到找到这件衣服,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都破了,留着干嘛?”“你懂什么?这可是你爸爸定亲送我的衣服,我都没穿过!”“送个破的?!”我惊讶道。
不知何时,父亲正倚在门框上一脸悠闲地看着我们,眼里满是笑意,“你问你爸!”母亲瞪了他一眼。
父亲立刻叫冤:“我就负责付钱而已嘛,你们那么多人挑,还挑个有破洞的,回家才看出来,我又哪里会知道。”
“你还说,谁叫你不一起选!”
我张张嘴,没说出话来。小大人似的想拍拍父亲的肩膀,够不着,拍到了胳膊上,“爸爸你真是……”我想,那时如果有直男这个词,我一定用在他身上。
父亲与母亲一样,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不同于祖母偏爱幼子,外祖父脾气暴躁,母亲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最严重的一次,母亲因为没完成他交代的工作,害怕挨打撒腿就跑,被外祖父一棍子扔在脑袋上,当场晕过去,后来,母亲每每提起此事,总带着点怨怼的语气道,我差点就被打死了。
是以我常常觉得奇怪,母亲儿时有那样的遭遇,童年必然算不得幸福,又是怎样养成今日这般带着点骄纵的性子呢?甚至比我这个女儿还要爱撒娇。小时候,同母亲开玩笑似的吵嘴,吵到最后,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总是“无理取闹”地撅着嘴不肯认输,父亲便在一旁当和事佬,“你让着你母亲点儿。”我:……
我才是个孩子好不好?!
直到渐渐地长大,我才明白,母亲带着点骄纵的任性,大约并不是儿时作为幼女被父兄宠出来的,而是来源于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近乎宠溺的态度助长。
后来有这么一句网络流行语:父母才是真爱,你只是个意外。蓦地便记起父亲当着众人极耐心地帮母亲系领结,引来周围一众有夫之妇的艳羡,母亲笑得内敛却又孩子气,顿时深以为然……
我从前总觉得母亲更像个孩子一点,一向是父亲更宠着她些,为她做饭,逗她开心,陪她在星夜下散步,十次有八次都要“赶走”我与弟弟这两个非粘着他们的小尾巴。直到后来,我才明白,父亲又何尝不是个孩子呢。
大约源自中途退学的遗憾,父亲入教以来,家里便摆满了基督教相关的书,那时父亲工作的单位分夜半与白班,周末无休,因为不愿礼拜日受工作的约束总是请假,父亲决定辞职做个体户。父亲的业务水平很高,负责且有耐心,因着这个缘故,老板三番四次来家里催请,薪水涨了一节又一节,父亲却坚持不松口。
我深不以为然,但母亲却从未有一字反对。如当年开烧饼铺子时一样成了父亲独一无二的助手。经营之初并不顺利,投入成本过大,常常青黄不接,父亲脸上也渐渐多了些愁容,有时甚至会因为一点小事便对着我与弟弟发脾气。每每这时,母亲便会几句话将他堵回去,但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止我日益增长的不满。
“如果真的这么艰难,为什么不放弃?为什么非要自讨苦吃,像以前那样不好吗?”
母亲沉默半晌,轻轻地开口,“可是他不喜欢啊,那又怎么会好呢?”
我哑口无言,从此再不提此事。随着年龄慢慢地增长,我才渐渐了解到,那是父亲的遗憾,父亲的信仰。尽管看上去草率,鲁莽,可是父亲是一个何其恋家的人啊,出差一周都会对着母亲的视频无限地失落与思念,他像个孩子一样的一意孤行,对着那个曾救活了祖母的信仰,由我的母亲带给他的信仰。可是偏偏这世间,有这么一个人,愿意纵着他的幼稚与任性,成全他的自由,并给予百分百的理解。纵然生计艰难,前路渺茫,也从未说过一句:“我们放弃吧。”
何其有幸,这对将对方宠成孩子的夫妻。
长辈曾同我讲起一件往事,母亲坏弟弟的时候,因为特殊的生育政策,全家人无比希望这一胎是个男孩,以至于给当年年仅七岁的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母亲怀孕即将足月的时候,意外被东西砸了一下,肚子尖锐地疼痛起来。父亲赶到医院时,母亲已经进了手术室,他在门外度日如年地等了几个小时,眼圈急得通红,终于,护士推开门走出来,,他一个箭步冲上去:“她怎么样了?!”
“恭喜你,生了个男孩。”
“我问大人怎么样了?!”
“是个男孩子。”
“谁问你男孩女孩了,我问你大人怎么样了!”一向以温和面目示人的父亲突然就发了火,吓得护士呆在当场。
后来我与弟弟每次被他们强行喂了狗粮后,弟弟总会嘲笑我道,“你看,都说了你是捡来的。”
我便反击他道:“我若是捡来的,你就是个赠品了。”
这件事便再一次成了“父母真爱,我们意外”的例证了。
我今年已经21岁了,二十余年来,从未见过他们吵架,自小从邻居口里听来的便是对父母如此和睦的惊叹。唯一一次模糊的记忆,是在我童年时,因为一件事意见相左,母亲趴在枕头上轻轻啜泣,父亲站在床前一脸为难,轻声细语地哄着,母亲打定主意不理他。他见哄不动,竟也觉得委屈起来,一个人跑到楼顶吹了好大一会儿冷风,然而最终还是揉揉发红的眼眶,继续回卧室哄。
有时,我当真觉得,父亲怕是多养了个女儿,然而实际上,母亲比父亲,还要大上三岁。可见你是不是一个孩子,有没有任性的资格,从来便与年龄无关。
后来啊,我慢慢长大,慢慢地,有了爱情的意识。向朋友讲起对爱情的要求,总有人咋舌道,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吧,该不会是小说看多了吧……可是怎么能不高呢,我读过那么多爱情故事,那么多唯美的誓言,可是生来二十余年,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不曾听他说过一句“我爱你”,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处处都是我爱你。似如此,二十年不离不弃,如胶似漆,所以,我凭什么不相信爱情?
那一日,父亲在门口转身,双手搭在母亲腰间,低头浅笑,凝望她的脸,那是我曾见过,爱情最美的模样。
���w�_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