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起家里就养着鸡鸭,它们早上起来吃一顿早餐,剁碎的菜叶子,拌上磨豆子的豆腐渣,再来一舀子干稻谷,一舀子米糠,小时候看它们吃得黄黄绿绿,就觉得好吃,自个儿吃饭的时候也爱上了拌饭,各类菜都来一勺在饭里,拌匀了就觉着很香。
吃完了饭鸡就溜达着消食,把门前的一片草窝子的地都给翻一遍,最后再给踩得光秃秃的,连只小虫子都翻不出来。
它们一日是早晚两餐,于是中午到了人的饭点,总有些脸皮厚的要来饭桌地下讨嫌,猫儿小小一只又身子灵活在桌下钻来钻去倒也不碍事,可鸡是不同的。
脸皮厚的大多是那些公鸡,长得大又不讲卫生更是没什么眼力见,脚丫子沾着烂泥巴就从你鞋上踩过去,飞快地一伸头就从猫儿口下夺走一块食去,叼着冲出去在同伴面前你追我赶一番,吃完了又贱兮兮的进屋来,让你看着就想揍它一顿。
大人们也是不乐意它进来的,倒不是像我一般因为它抢猫的食,而且它憋不住,你看它昂首阔步到了你跟前,屁股一耸,一坨翔子就落下来了,鸡的翔子大多分两种,一种是比较糙带着水的,那种就不咋臭,也容易清理,另一种就折磨人了,黑成一坨,臭不可闻,我如今想起来还觉着快将午饭吐出来了,不提也罢。
过了午饭家里都要歇晌,午饭后是母鸡的时间,一路咯咯哒地叫,看起来很是匆忙,我的房间在最里边的屋里,平日里大人们和猫都少有来访,偏偏母鸡来的最多,到了跟前便不再咯咯了,探个鸡头进来,倘若你只看它一眼不管它,它还会整只鸡都进屋来看看,一副不错,你打理得很好的姿态。
我怕它随地没素质,一般都吓唬它一声,教它落荒而逃。
四五点鸡们吃一顿都会都老老实实地回鸡舍里休息,倒是很省心,鸭子就不一样啦。
鸭子的两餐常常只能吃上一顿早饭,接着便出去玩水一天,到了傍晚也不知道回家,每次都要声势浩大的全家一起赶鸭子。
它们成群结队的窝在水里,我一个人基本是叫不回来它们,我到河这头,它们就去河那头,即使我们三四个人一起,它们也常常不走寻常路,在河里带着我们兜圈子,不免又要拿竹竿绑上塑料袋吓唬他们,又要往水里扔石头,还要配上咦喆喆喆的吆喝声。
好不容易上了岸,你一个防守没守住转头又冲进河里,费劲巴拉地撵到鸭舍也不认输,围着鸭舍跑三圈再说。
奶奶总要气喘吁吁地说要把它们都给剁了炖汤,转头又去给它们加餐怕它们不生鸭蛋。
我还是很爱这个活儿的,追着鸭子们到处跑,尤其春天涨水那会儿,到处都是水,鸭子们顺着沟渠能跑好远去,每天找鸭子也成了乐趣。
去年回家时家里鸡鸭已少了许多,奶奶年纪大了喂养不来,又要带她的孙子孙女做饭,便在门口围了一块格子间给她的鸡鸭住,再也不用到处踩鸡粑粑找鸭子了。也不知是没了抢食的,还是奶奶这几年不再强求猫儿靠抓老鼠自食其力,看着猫倒是圆润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