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挫折》读书笔记

作者: 玲小玲0211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3:51 被阅读47次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有人在遇到挫折后越挫越勇,成就另一番人生;也有人遇到挫折后从此一蹶不振,只留下一声叹息。

    那么在遭遇挫折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挫折是怎么产生的?挫折是一些列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对挫折的定义:挫折指当一个人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和障碍,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时所产生的一些列情绪反应,是一种针对自我的深层心理威胁。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挫折情境不会直接导致挫折情绪和行为,挫折认知才是关键。不同的人对挫折情境的判断不同,遇到同样的事情,有的人会有挫折感,有的人却不以为然。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得了98分,但他会因为丢掉了2分感到非常沮丧,而另一个同学考试仅考了60分,却欢欣鼓舞,因为他终于及格了。

    没有具体的挫折情境,也有可能会产生挫折感。比如很多人在看到某些明星外遇、出轨等信息的时候,会产生气愤与不满,甚至失落的感觉,进而在社交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批判。这就是因为一些见闻,把他人的信息投射到了自己可能遭遇的人生情境上,从而产生了挫折情境,并引发了一系列挫折反应。

    挫折带来的影响。挫折首先会带来伤心、焦虑、愤怒等一系列负面情绪,造成我们的身心不愉快的体验,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同时负面情绪的体验会导致较低的自我评价,即低自尊水平。

    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在一项研究中,问小学生哪些同学有推和打这样的攻击行为,调查人员发现,最有攻击性的儿童大多是在家中经受过高压和挫折的学生。另一项研究发现,被解雇的成年人会出现殴打配偶之类的暴力行为,是未被解雇者的6倍。也就是说,失业率越高,暴力犯罪事件越多。

    挫折发生后,学会管理情绪是自我应对挫折的第一步。对挫折行为的理解是我们陪伴受挫的亲友度过困难时期的关键。恰当的使用防御性悲观可以降低我们的挫折感。防御性悲观就是一种未雨绸缪心态的体现,过程就是,悲观预期、心里演练、制定计划和付诸行动。防御性悲观者在事前对事情结果做出沮丧的预期,并不代表他们希望失败,相反,正是对失败的恐惧激励了他们。防御性悲观的本质是通过降低预期值,对自我与结果进行合理认知,并主动思考,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

    面对同样的负面反馈,低自尊者会想到他们所犯的错误,而高自尊者则会更关注他们的能力和取得的成就。比如:高自尊者在一项任务做的不好时,他们会提醒自己在别的方面做的不错。但是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通过很多方面进行的,即整体自尊。整体自尊和自我价值组合体现在:胜任力、竞争力、他人的赞扬、家庭支持、上帝之爱通常人们会把自己擅长的领域纳入自我价值的组合,但也会有人会把自己很难感觉良好的领域纳入其中,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对自我造成低自尊评价。比如,把恋爱关系作为自我价值组合领域的人,在失恋时会出现强烈情绪的情绪反应;把外貌和赞扬作为自我价值的人,会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

    通过合理的认知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合理的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自身偏见来完成。

    在了解自我认知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可能出现偏差之后,我们在实践中要如何设立合理的目标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健康选择减肥,但我们身边真正能减肥成功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人们只有在确信自己真的能做到的时候,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但有时我们会低估实现的困难,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导致失败。应多思考有哪些事是我能做到的,并且实践自己能做到的事。

    积极应对挫折。习得性无助是什么?是指后天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我们人对于自己的生活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感,这样才能击退指自己的无助感。心理测试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对生活具有掌控感的人寿命会更长。

    如何增加生活中的控制感呢?学会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通过健身、养宠物、做家务增加对生活的控制感。我们的行为获得了快速有效的积极反馈,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幸福感,进而给我们一种能掌控自己生活的感觉。

    这时可能有人说了,这些事我都做了,但除了疲惫,并没有产生什么愉悦的感觉。在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叫次级。它会告诉我们恰当的退让、适时放弃。具体来说就是降对自己的预期,接受个体的限制、降低对目标的评级等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充满了追求次级控制感的智慧,比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等等。

    除此之外,在遇到挫折时,人生难免会觉得难以控制好情绪。情绪需要合理的宣泄1、深呼吸。特别是心慌、心悸时,深呼吸可以平静气息。2、倾述。倾诉是朋友之间最常用的宣泄方式。3、投射宣泄。看电影、看小说、听音乐、看画展等。4、活动释放。比如哭泣,哭既可以减轻情绪上的压力,自然也可以减轻身体上的压力。还有运动、跑步等。

    要培养孩子对抗挫折的能力。很多心理咨询师都谈到过,许多来访者自尊脆弱,极其在意他人的评价看法,经历挫折就情绪崩溃,或出现严重焦虑忧郁的情况。回溯这些来访者的成长经历,会发现他们在很小的时候有许多创伤和问题,都跟父母的错误教养方式有关。

    早年儿童发展在每个人的性格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创伤,会影响一个人一生。一个人并不是经历越多挫折和困难就越坚强。越小的时候经历挫折,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结构还很稚嫩,此时的挫折其实是一种创伤。创伤一旦造成,修复起来将会比较困难。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也不要过度控制孩子。父母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性,在孩子表现出个人意愿时,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情绪上做好安抚,耐心陪伴,理解孩子的挫败感。 父母应当鼓励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和做事的主动性。另外,父母在面对挫折时要起到榜样作用,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黑格尔认为“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存在的东西都合乎事物发展规律。挫折的存在带给我们警示,促使我们不断进步以对抗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的存在凸显出幸福的可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胜挫折》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fb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