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3
今天终于看到了圆圆的降生。杨绛先生笔下,爱女圆圆是寄托着期望出生的。钱老先生对杨绛先生说,我就想要一个女儿,像你一样。杨绛先生却觉得,希望孩子像你,结果圆圆真的是个女孩,也真的极似父亲。看这一章我在思考孩子究竟对于父母是什么样的存在,而父母又如何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第一个问题:孩子对于父母是什么样的存在
我认为,孩子是负担。文中有很少的笔墨来说,杨绛先生的法语与钱钟书先生比,一落千丈。孩子到底是分散了精力,在法国,他们夫妻宁肯自己辛苦,也不愿意把孩子寄养在别处,虽然当时非常普遍。
我认为,孩子是爱的传递。杨绛先生成为了母亲也失去了母亲,女儿成了她从另一层面对母亲的思念寄托。
我认为,孩子是牵挂。也是就像文中说的那句:孩子怀在肚里,尚不挂心,孩子不在肚里了,反叫我牵心挂肠。又联想起在圆圆去世杨绛先生说,自从生了圆圆,一辈子牵肠挂肚,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只要父母在,孩子永远是牵挂。圆圆也是很幸运,一生都有父母的深情注视。
第二个问题:父母又如何影响孩子
第一我认为还是有基因。钱钟书与杨绛先生,哪一个都是天资聪颖,爱好读书,学术贡献极高,精通外语。圆圆蹭上谁的基因,也不会太差。果然圆圆天生聪颖,过目不忘,会“格物”真的算是一个小天才。除了这些,生活小习惯也很神奇,就好像她没见过爸爸读书,却读书的姿势一模一样。走路的姿势也很相似。基因也就是我们说的天赋吧,占了很大的比重。
第二我认为是教育方法。求学期间,即使家中并不富裕,夫妻俩也乐于让圆圆抱着厚厚大大的“廉价书”涂涂画画。以书为玩具,让孩子从小就与书本亲密接触。钱钟书先生善于和孩子玩耍,看孩子教孩子都容易,难的是与孩子成为朋友,一起玩耍。钱钟书先生还能够对孩子的回答机智应对,善于沟通。两年未见一句话可以与孩子打成一片,十足的孩子王了。不只是杨先生,我也很好奇那天爸爸究竟对女儿说了什么。
第三我认为是环境。媛媛出生在英国,孩童时期在法国,之后又随母亲回来上海。她从小的语言教育是很充足的。她见的人很多,接触的事情也很多。就像小孩子,坐在那里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却可以倒着记住书上的字,回忆准确只看过一遍的地名。
夫妻俩这一生历经的磨难也不少。求学,从业都受到了很多影响与机会的错失。向往西南联大教学,最终没有办法。为了父亲只得放弃。所以在终于他们团聚之后,钟书先生才说出这句话,咱们以后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