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父母都知道从小要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但我们家的哥哥从4岁开始就不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在他看来,这样做既累也麻烦,他会找各种理由推脱,甚至逃避。
为了能让哥哥远离细菌,我们可谓是嘴皮磨破,好言相劝到生拉硬拽,从连哄带骗到强制执行……最后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他却越来越抗拒。
每天吃饭之前,哥哥都会和我们上演一场“洗手大战”。“哥哥,快洗手过来吃饭了。”
“不不,我要玩一会儿玩具。”哥哥也不抬地回答。
“快点洗手,过来吃饭。”我站到儿子的面前,大声吼道。
看到我生气了,哥哥赶紧跑到洗手间,不到3秒就又跑了出来,手掌是湿了,但手背还是干的,又赶紧跑过去拿起玩具玩了起来。
我看了,更加生气地说:“你这是洗手了吗?都没洗干净,过来,我给你洗。”说完我从哥哥手中拿走玩具,带他去洗手,可是哥哥一脸的不情愿和不耐烦。
哥哥的个人卫生是我们每天都要头疼的问题。他常常不愿主动去洗手、洗脸、刷牙。有时我们用强迫的形式逼着他去注重个人卫生,可好像并没有效果,根本无法让他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反而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有一次我从超市买回来了一些苹果回家,放在桌上时,叮嘱哥哥说:“你想要吃苹果的话,记得要先洗手,而且要叫妈妈帮你削皮知道吗?”
“我洗手是因为我玩过玩具,手上有细菌,苹果为什么要削皮才能吃呀,妈妈?”哥哥问。
“因为苹果表皮会残留农药,而且苹果是从超市买回来的,苹果皮有可能会沾染各种细菌。如果我们不削皮就吃的话,细菌就会跑到肚子里,肚子就会痛。”我耐心地解释道。
哥哥肯定地说了一句:“好的,我明白了,妈妈。”我忙着做饭去了,可是哥哥把我的话抛于脑后,拿起苹果就开始啃起来。等我从厨房出来,他已经把苹果吃了一大半。
过了一会儿,哥哥的肚子果然痛了起来,我给他吃了一点药,顺势教育他说:“宝贝,这就是你不讲卫生的后果,知道错了吧!”
哥哥乖巧地说:“妈妈,我以后一定会注意卫生的。”
自从这次之后哥哥知道了不讲卫生的危害,在我们的提醒下会主动洗手、刷牙等,也知道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了。
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平凡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地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及时纠正孩子不讲究卫生的坏习惯。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 重视榜样的力量,爸爸妈妈在家要让孩子看到自己主动讲卫生并带着他们一起行动起来
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很多是从父母身上学得的。父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整洁、干净的家居环境,就是在熏陶孩子的卫生习惯。同时,父母也要向男孩示范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如干净整齐的仪容,正确的洗手方式,等等。
2.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洗脸、刷牙、洗澡等作为生活中必须做的事情,让孩子主动去执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玩完玩具及时洗手;早晨起床后将床铺整理好;玩完玩具及时收拾整洁。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和孩子制定具体的卫生规则,并让他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另外可以适度的让孩子尝试一下不讲卫生的后果,有耐心地引导孩子去讲卫生。
对于生活中必须要保持的习惯,我们要坚决一点,不要给孩子商量的余地。如饭前便后洗手,不管孩子怎么哭闹,我们都不能让步。如果允许孩子有时候不用洗手,他们就会觉得洗手是可有可无的,因而会想方设法逃脱。
3.对孩子的卫生行为,父母要及时检查
交待孩子去洗手时,要及时进行检查,让他们明白这件事情是不能敷衍了事的,必须要认真对待。
4.给孩子观看细菌与病毒的书籍和视频
给孩子观看相关的书籍和视频,孩子能受到启发,从而主动讲卫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