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的毕业典礼上,一位护理学的教师代表发言时提到“这个世界永远是需要护士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铿锵有力的关于“护士”的认可。
疫情的突袭把医护人员反复送上热搜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了职业的价值,而我却想离开了。
工作快半年了,作为职场新人,我每天早到晚退,尽心尽力的护理好自己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但真正热爱这份工作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或许你并不了解护士,我也只能简单的分享。
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护士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当然还有少部分人选择考研了。
第一阶段是校园学习,包括但不局限于人体形态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药学、生化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等,没有哪一科的考试可以轻轻松松度过。
我们不仅要学习静脉穿刺技术,俗称打针,还有很多你想的到和想不到的。
“铺床”的操作考会有人补考,我们学的铺床是一个中单分别整理好四个角,即便表面看起来很平整,但如果下面有一点褶皱都会成为扣分点,《亲爱的客栈》里有过类似的场景,而我工作后没有接触过那种床单。
在大体老师的协助下认识人体器官、神经、血管、肌肉、骨骼等等,然后十个人一组进入考场,每个人面前一个标本,轮流写出来每个器官上面序号代表的是什么,或者每块骨头的构成是什么。
午饭前看着福尔马林里的标本,区别是哪一种病变,午饭后的实验课开始分离蟾蜍的迷走神经。小白鼠和大白兔也曾为我们服务过,我至今都记得拿起它们的尸体走到教室外面放在框里的感受,也暗自为它们祈福。
也会在显微镜下寻找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白细胞,有时候找到典型的会被放到大屏幕表扬,当然,找到是第一步。我的朋友圈现在还有显微镜下的寄生虫卵,但我已然忘记了它们的名字。
校园经历算是最轻松的,一心学习通过考试。
第二阶段是见习和实习,看老师做的一般是见习的,被老师看的一般是实习的,也有例外。见习基本是一个月,大概是为了熟悉医院环境吧,我当时很少有操作的机会,偶尔帮忙接下盐水。大三一年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实习,其实算是工作模式了,但心理压力相对较少。
我一直都觉得交实习费用的同时应该给实习生一点生活补贴,毕竟实习生真的要干很多活。护理文书虽然很少接触,但每天的步数都是以万计步的,一些年资高的带教老师思维定势的认为所有的治疗都可以交给实习生,而且这种人并不少。
实习生是多多少少都会受委屈的群体,来自患者的和带教老师的。大部分的带教老师都很平和,会细心解答你的疑问,会在患者质疑你的时候当众鼓励你,偶尔会分享自己的夜宵给你。也会有相对严苛的,有同学曾经成功申请了换带教,后来那位老师没有再带过我们这一届的实习同学。
一些有经验的患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实习生的身份,首先工作服是学校实验课上穿的衣服,其次刚开始的操作总是非常的小心翼翼,有点小紧张。会有人介意,但更多人会鼓励,之前有一位被我静脉穿刺失败的大伯表示自己年纪大了,皮糙肉厚没关系让我再试一次。
每次遇到这种鼓励型患者,我都会祈祷他早日康复。偶尔遇到厉声斥责的我都希望他早日出院,所以其实无论如何,我都只有一种心态。
没有实质性收获的付出在实习末端变得更难熬,幸好我当时住的是宿舍,下班后大家会吐槽每天经历的事情,总能听到比自己惨的经历。实习结束后有些同学从事了其他工作,大部分人进入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就是在实习末期参加各大医院的招聘考试,考取护士资格证,通过面试和试用期,正式成为护士。入职之后会经历很多项操作考,每周的小讲课和病情汇报、每个月的查房和科会,每个季度的质控和很多大大小小的会议。
熟悉科室之后开始独立上岗,一切都有了新的体验。
第一次收到三千多的工资立马给妈妈转了一千然后用哥哥给的红包交了三千多的季付房租、后面一个月给爸爸转了一千,后来我的钱就不够用了,他们拒绝我的红包的时候我没有开心,我发觉自己还是没长大。
第一次用自己的工号写护理记录时感觉自己是一位合格的护士了,第一次独立管理责任组的时候紧张不安也激动兴奋,第一次一个人值夜班的时候焦虑的睡不着觉、第一次在所有人面前大交班的时候也是略带了颤音。
工作量很多的时候会觉得有点累,但因为明白那是职责所在所以体力劳动我都觉得可以接受。但是有些科室的氛围会很大程度影响人的心情,我轮转过的科室碰到过护士长和医生、护士长和主任、医生和主任大家扯着嗓子高声辩论。
这份职业的压力从来都不仅仅来自患者,同事和领导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我的第一位护士长是一个很注重人文关怀的人,所以在她的照顾下我算是比较顺利地度过了适应期。后来的护士长经常会让我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每天的自信都在被打击。
患者也是人,人就会各种各样。我收到过一个小男孩的一根香蕉,我当时是他妈妈的责任护士,给她打针的时候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又失败了,而且第二针的调整让她感觉更痛了。但她一直让我不要有压力,换只手打,当然我请了老师。
她说她觉得护士很辛苦,当我喊来老师,她还会替我解释说打完第二针我太紧张了。我会想要再关心她一点,出院的时候她的儿子跑来护士站递给我香蕉。职业生涯第一次收到患者的礼物,一个人感动了好久。
我送病人做检查可以被通融优先做,但我自己看病当然不可以。护士并不是认识医院每一个人,并不能随随便便就可以替亲属咨询医生。
我巡视病房发现术后患者尿袋满了负责倒掉,术后第二天赶来的儿子气势汹汹的质问我为什么打铃了迟迟没去。护士中午值班的人很少,但盐水有时候很多。
工作后我时常会觉得愧对家人,每天喊着别人的爷爷奶奶,自己的爷爷在家打胰岛素,奶奶等村里的医生输液,看到那些术后痛的难以忍受的患者也会想起爸爸做手术的时候内心对我的需要。虽然我在医院工作但其实对家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每一个夜班都提心吊胆,每次查房都默念平安。护考做过一道题目,如果护士和患者发生矛盾是谁的责任,选项里有患者和护士,但正确答案是护士。护士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真的难以描述。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都是关于医护的高调赞扬,我不确定自己可以坚持多久,但我相信这个世界永远是需要护士的,在我心里,护士这份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总有人默默坚持了很多年,为了护理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惟愿所有医务人被善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