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商周篇
第2节,黍离之悲
周朝故都已然是荒草离离,断壁残垣。
距离商亡周兴,采薇首阳已经过了几百年。
略遥远的武王伐纣,周公三吐哺;稍近些的道路以目,烽火戏诸侯。
灿烂的青铜文明即将落幕,铁犁牛耕、舌战兵伐的时代即将开始。
顾凪着一袭墨色玄衣,提一壶从首阳山山泉中取来的清霖,独立于斜阳黄昏中,空茫的想望着商周时代。
兴衰无常啊。他想。他有幸能见证一个朝代的兴盛与亡败,真真不知心里是喜是悲啊。
忽然间想起东坡先生的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此时此地,此景此情,亦似之耳。
顾凪微微垂眸,神情有些恬静。
开壶,倾倒,泻水置平地。
敬天,敬地,敬有着熠熠生辉的礼乐文化的周王朝。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忽然有悠长延绵的吟殇随微风丝丝缕缕飘来,似这荒野般落寞寂寥。
顾凪静静聆听着这怅惘的咏叹,在那人起唱第二遍时,自然的出声与之共歌。
那人似是一愣,但紧接着又自然的开口与顾凪一起吟唱,直至曲终三叠罢。
“在下周朝士大夫,不知阁下为谁?”一阵沉默后,那人率先开口。
“在下顾凪,过路之客也。闻君歌,情难自已,故有此举。如有冒犯,请君见谅。”顾凪向那位士大夫拱手一揖,朗声答道。
士大夫淡淡一笑,身上绣着古雅的花纹的墨裳,在吹曳禾黍的风中轻摇,属于文人的清隽风华由内而外的展现:,“阁下言重,某不过即兴一曲,而得君之赞誉,何谈有所冒犯?”
“然也,是凪拘礼。”顾凪轻轻笑笑,他对这位东周时大夫很有好感,也许是因为他温然随和的态度吧,“不知此诗名何?”
“某即兴而作,尚不及起名……”士大夫垂眸思索着,慢慢回答,“‘彼黍离离’,不如名为《黍离》吧。”
“甚善。”顾凪遥遥望着眼前这遍野黍草离离的故墟,轻声附和,“时过境迁,几度兴衰。物是人非事休,欲语泪先流。禾黍无情人有情,故长歌当哭,悲歌当泣,远望当归啊。”
听到顾凪的回应,士大夫的眼里微微泛起星星点点的水光,又转瞬间被压下,最终化作一声长叹:“是极……望此景也,终自伤于世事无常,某有幸在此地觅得知己,亦算有所慰藉。”
“凪亦然。”顾凪带着微笑真诚的说道,“既见君子,欣欣然无酒自醉。”
顾凪望了望天边已近西山的斜阳,接着说道:“不知君可为羁旅之人?天色不早,君当勿忘征程。”
“然也,某当行。”士大夫亦微微仰头看看天色,晚霞为他的衣裳镀上温润的流光,衬得他格外挺拔与坚韧,“某欲往新都,不知阁下欲之何地?如若顺路,可愿与某同行?”
“谢君美意,然凪欲之他地,憾而无法同行。”顾凪郑重回复道,“祝君一路顺风。”
“无妨,”士大夫轻松自然的语气平复了顾凪心中的歉意与遗憾,“多谢,亦祝阁下一路平安。”
随即,他们在夕阳霞光中微笑着做最后的道别。
在顾凪的注视下,士大夫坐上马车奔向远方,而顾凪自己则在再也望不见马车之后,最后回望了一眼周朝故墟,然后呼唤白鸦,无声消失在了这荒野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