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之悲”形容亡国之痛,是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悲伤。这个成语来自《诗经》中的《国风·王风·黍离》。
王风里的“王”是“王畿”的简称,是东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在现在的河南洛阳附近。”《王风》就是“王”地的民歌。让我们看这首诗。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曾经繁华王城,如今禾黍行行,高粱长出青苗。昔日王城旧地,缓缓行走其中,心中跳得发慌。知己感我心忧,路人问我何求?问那悠悠苍天,谁能解我忧伤?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曾经繁华王城,如今禾黍行行,高粱结出穗儿。昔日王城旧地,缓缓行走其中,心中恍惚如醉。知己感我心忧,路人问我何求?问那悠悠苍天,谁能解我忧伤?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曾经繁华王城,如今禾黍行行,高粱穗儿成熟。昔日王城旧地,缓缓行走其中,心中痛苦如噎。知己感我心忧,路人问我何求?问那悠悠苍天,谁能解我忧伤?
西周的都城在镐京,简称“京”,在如今的西安城内,由周武王姬发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末年,周幽王昏庸,改褒姒为后,废太子姬宜臼,后被犬戎所杀;公元前770年,姬宜臼继位为周平王,迁都“王”城洛邑,史称东周。从此各国诸侯强立,周王朝走向衰微。“京”城三百年的繁华灰飞烟灭,京城的旧地也长满了禾黍和高粱。这首诗就是东周的一个官员,三次经过西周的故都镐京,凭吊旧朝的故事。
第一次去应是春末夏初,黄米成行,高粱刚刚出苗。作者心情激荡,走在曾经繁华的古都,无法自已。他在田间缓缓行走,陌生的路人问他在寻找什么?世事变迁,当地可能已经没有人知道这里曾是都城,没人能想像这里曾经擦肩接踵、繁华似锦。只有理解作者的人才能知道他的忧伤,只是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繁华落尽、物似人非,世间再也无人能知晓他的心情。
第二次去应是夏中,高粱长穗时节。作者不像第一次那么心情激荡,只是默默陶醉其中,在恍惚中追忆韶华;
第三次去已是夏末,高粱穗饱满成熟。作者充满悲伤,竟无语凝噎,估计是将要离开镐京,哀叹不知何时才能再来镐京凭吊。
在我看来,“禾黍之悲”不只是对前朝的凭吊,对亡国的忧伤,更是人类对时间流逝的不舍,对与大自然相比自己微小身份的哀叹。
在茫茫无际的禾黍高粱面前,在高深莫测的大自然面前,几百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切繁华都会消散于风中。
人类不也是大自然中那一颗弱不禁风的禾黍,在风中摇曳;
出苗、长穗、结实,循环往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