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最后的结果是不停的在找工作。
之前跟我做过职业规划咨询的一个广州女孩,断断续续找了两年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作只干了3三个月。
在遇到我之前,她只知道自己想找行政类的工作,就一直不停的在找,最终都是因为工资低,工作累主动离职,还有一些因为能力不足、岗位架构变动等原因被动离职。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
一旦陷入这种思维,你就无法分辨什么工作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你的价值是什么?
只能淹没在工作对你的感官触觉中,然后依据感觉做出判断。
工作累,就一定要离职吗?
工资低,就真的看不到希望吗?
领导批评我,一定是真的纯粹为了批评你吗?
感觉是最直观的,但有时候不一定对,特别是应用在职场中。
工作累,是不是你没有掌握方法和技巧?
工资低,是不是在这家公司这个岗位开始都这样,后面有没有加薪的机会?
领导是怎么批评我的,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底下,有没有可能是为了促使我进步,给我的一些压力呢?
在职场中、求职中,乃至个人成长方面,理性思维一定是占主导。
找工作不是乞讨,而是价值交换,薪酬多少,跟你产生的价值相关,不要期望公司给予你超出你能力范围的报酬。
刚入职场,价值低的时候,找机会历练,主动训练自己;价值高的时候,寻找更好的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你独立的价值。
为了避免将来不停的找工作,在求职中,一定要勤思考5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来这里求职/为什么需要这份工作?
2.你凭什么胜任这个职位?
3.你是个好相处的人吗?
4.与其他人相比,你的优势是什么?
5.公司雇得起你吗?
这五个问题,也是作为企业评估选人的标准,分别对应求职者的需求/价值观、能力、性格、优势和性价比五个维度。
1.需求/价值观,如果你只是为了赚钱或者养活自己,需要一份工作,大概率干不长,因为一个人的欲望是很容易膨胀的,这个月工资5000,下个月就想要6000,但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可能变化这么快。
真正的工作逻辑,是你愿意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去实现自己的什么个人价值,你愿意与公司一起做成什么事情。
2.能力,你要告诉面试官,为什么我能干好这个工作,简历重点突出、面试能力展现,经验与资源整合。
拿到一份合适的offer,你的能力匹配度至少在80%以上,否则成功的概率不大。
3.性格,一个人的性格与一家企业的氛围或文化对应,你能不能适应公司的工作节奏和团队成员间的相处方式,这直接影响你工作的结果产出。
我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我是否跟别人好相处?如果站在组织的角度,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如何在企业内部保持张弛有度?
4.优势,重点体现在经验和资源维度上,你的经验与其他求职者有哪些差异化?有没有资源,可以更快的做好做成某个事?
5.性价比,在其他四个维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上,你的综合性价比怎样?
在求职的这场竞争中,越能深入了解自己,就越知道怎么有效应对面试?
网上搜出来的面试技巧,千篇一律,你用他也会用,关键在于你对信息如何去做取舍?如何结合个人情况进行整合,并且表现出来?
勤思考这5个问题,能逐步探索到面试的核心,知道在求职中,乃至以后的工作中,如何精准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