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学校?家长的立场决定孩子的成长
又到了中小学报名读书的季节。
和往年一样,有选择的患得患失。没有选择的,怨天更尤人。
我在教育行业。近期不断有朋友问重复问,有没有办法,去**学校读书?读**校好、还是**校好?我也不断重复,站在家长立场想办法。
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先上结论:
关于有没有办法去**学校读书的问题,我所在区域的答案是:只有招生简章的办法,没有超出招生简章的办法。(这个问题,在文章末尾,我用案例做一点说明。)
关于读**学校好,还是**学校好的问题,答案是“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什么叫“适合”,立场不一样,答案不一样。
接下来,讲2个故事。(故事真实,并无虚构。)
我的一位同学,小学在县城上,四年级时成绩已经很糟糕。
今天,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找更好的老师,甚至是更好的学校,上更多的补习班,做更多的强化学习。
这些方法,真的有用吗?
同学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办法是:把同学转到村子里的小学去上学。一个学期后,再转到乡里的小学。县城里的孩子,到村里、到乡里,逐渐找回了学习的自信,自信回来了成绩也就上来了。
这位同学,后来参加高考,是当年全县考上大学的唯二之一。现在,是很有成就的艺术家,是高校的教授、学校的领导。(为了行文方便,这位同学在下文我们称为S同学。)
这是学渣逆袭成功的好故事。下面的故事是悲剧。
我的一位同学,初中成绩很好,英语尤其好。初中三年下来,成绩没有跌出过全班前五,英语始终第一。而且,她还有游泳的特长。今天回想起来,个子高高,面带英气,肤色白皙。(下文,我们称为Z同学。)
初中毕业,Z同学被省里“最好”高中(从那时至今日,这所学校的高考成绩,在全省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录取了。生活如果能够像故事一样,随时结束,就到此结束。就好了。
后来,我们听说Z同学高中的成绩不是太好。再后来,我们听说,Z同学生病,休学了一段时间。再后来,我们听说Z同学回家乡,在**医院精神科住院,恢复得很好了。
最后的记忆,是Z同学自杀。同学们约着,到她家里去送别。Z同学家整整洁洁、书卷气息浓郁,墙上还有Z同学手抄报撕后的痕迹。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从那里来?从不间断的、真实的自我肯定、外部肯定而来。
S同学从城里到乡村读书,他在心理上、在见识上有优势,得到的肯定相对要多。形成了“肯定—努力—肯定—努力”的正向激励循环。
Z同学从小城市到省会读书,就算不是“小镇做题家”,有很好的拓展训练、才艺,但和大城市最优秀的同龄人相比,大致还是会相形见绌。长期的优秀生一下子成为“普通生”,甚至“后进生”,必须要有相应的亲情慰藉、心理疏导、状态调适。
故事讲完,上第二个结论:如果有机会选择学校,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当然,这是大概率策略。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在大概率里面,另当别论。
当父母的,从来都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普通、平凡。现在的普通、现在“落后一点点”,唯一原因都是年龄还小、“还没有开窍”,还没遇上一个好老师,还没有读好学校,还没有……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的调皮、读书时候的成绩。也忘记了自己的懒、自己的放弃。——大概率而言,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今年的入学季,和往年也不一样。
新冠肺炎持续到现在,仍然让人焦虑,更让家长焦虑。持续的强降雨,处处的大洪灾,即使是没有受灾的家庭,心理也“阳光”不起来。受灾的家庭,孩子入学这件事,可能会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何况是决定孩子未来的读书大事。所以,虽然政策、规矩、道理摆在那里,但家长再怎么慎重、努力都不过份。
但在努力找到更好支撑条件的同时,在孩子上什么学校这件事上,父母其实可以理智地冷静一次,来几道“灵魂问答题”:
孩子的基因和天性,以及到目前为止家长的陪伴,最好、最坏、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什么?
站在孩子一个生的长度,希望TA有什么样的人生、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技能,这些状态、品格和技能,大概率要在什么环境下习得?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可以为TA遮风避雨、让TA在“温室”中成长。但总有一天,孩子要从学校毕业、要从“温室”走向田野。今天我们为孩子搭建的“温室”有多封闭,明天孩子的落差就有多大。
人的天性、天赋,像烧制瓷器的泥土,有的可能大一点,有的可能更大一点。相对不太大的泥土,当然也可以烧制成很大、很大的瓷器,只是会薄一点、更薄一点。薄的,容易碎。
最后,是我所在区域“没有超出招生简章的办法”的一个小案例。
入学问题每个家庭都关注,所以各方面都很用心。去年秋季入学后,有关方面对我们一所“最好”的学校进行了“体检”。方法是,排查出教育部门干部子女在该校的学生名单,逐一倒查入学环节。然后,再扩大倒查的范围。
去年,这所“最好”的学校经受住了倒查式“体检”。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