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十分有趣之文本,但不会为了读者感受去考量,不是不愿意,实在不能。说到底就是体会他人的需求以及某些幽微心理动态,比如说对待权威不由自主地后退跪拜。
说到底,内在的读者,无非是自我经验的变形。可以用之,保持持之以恒的变形,等同于需要持之以恒的燃料。绝大多数阅读量不足以支撑,就会成为外强中干随波逐流之写作动态。这样的话,分裂迫在眉睫。
首先觉悟内在的声音频率,用事件表达文本表达也好。不追求谁人的看法与首肯否决,都不重要的情况下,一意孤行走下去,才会有路。这种话说出来,没有人会认可,真正聪慧作者,却无不如是去创造。将心中事写作喷薄而出。
并非对抗,实乃相融。一旦讲法不同,理解就相反,不必也无法强求。随便就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