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我曾经在一个小摊贩那里淘来的。那时候我疯狂的喜欢买书,即使我根本来不及看,以至于家里的书堆成小山。搬家的时候我就再一本本整理好不辞辛苦的搬到新住处,书本依然是全新的。没办法,只有通过不断买书才能减轻我对知识匮乏的恐慌感。我就像一只忧心忡忡的小松鼠在春天初始的时候就开始急于囤积过冬的食物。

这本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层层障碍找到未知的真我、修心养心的书。因为最近遇到感情和生活的困惑,就打开了这本书,没想到一读便停不下来。
书里说,我们从来都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它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但是谁曾想过自己的思想可能会“欺骗”我们呢?

是啊,我不仅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而且有时候甚至还要求身边的亲人、朋友也能点头赞同我的想法和观念!那么,我就一定是对的么?
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最先在上面“作画”的是从小照顾我的爷爷奶奶,他们告诉我:“要聪明、听话”;爸爸妈妈告诉我:“要乐观、独立、”;我的上司和老板则告诉我:“要专业、负责”。
接受了这么多冠冕堂皇的应该,再加上外在的生长环境和教育,于是我们就产生了自己的信念、价值、态度和标准来约束自己,也来衡量批判别人。可我们却从未质疑过自己思想的准确性。
不得不承认,我们并不完美。我们总免不了也有犯傻、悲观、暴躁、叛逆、胆怯、自骄自傲的时候,这些不被允许的特质被我们粗暴的丢在角落里,见不得阳光。它们像只蜘蛛一样,慢慢结网,然后冷不丁的冲出来叮你一口。

当然,没人会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逃避是个好办法。比如我疯狂买书,其实就是在逃避那个不够聪明的自己。我也靠独自旅行,让自己可以暂时脱离循规蹈矩的生活,这是唤醒我心头热血的良药。而有的人靠购物、狂吃东西、拼命工作、抽烟、频繁的换工作、换伴侣、看电视、刷手机等等来逃避真实的自己。

我想,每个人生下来都带着自己功课,你越逃避、抗拒什么,什么就越折磨你,直到你学会这门功课为止。我们必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懂得自己的脆弱和坚持,并且学会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永远保持“怀疑”,保持好奇心,才会让自己的心回归真我。
网友评论
我需要你的批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