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到大被当做父母的门面,活生生活成了一个“虚假自体”。
然而,若不是经过学习和在实践中感悟,是很难从这个虚假命题中走出来的。
近日还是踩坑不少。
最近日幼儿园要开学了,老师们忙着云家访。
家访的形式是几个孩子自愿报名分到一组,小朋友们轮流说说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都做了什么,学了什么本领,最想来幼儿园干什么。
家访当日,叮当爸爸和我都做足了功课,都想在家访过程中有比较好的表现。然而,虽然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骨感的。
叮当一共轮到了四次,前三次的时候,老师一点名,他就一溜烟跑了。
开溜一两次也就算了,到第三次开溜,我们的感觉难免从尴尬转为气愤……为啥我家孩子就那么“丢脸”呢?
事后我平复了情绪,我问叮当,为啥要逃跑呢?孩子说是不好意思。
我突然想起,当年妈妈抱起上幼儿园时的我,让同事拍照时,我自己不也是拼命哭着要逃吗?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因为我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平常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很少,即使见到妈妈的同事也会很不知所措。
想到这里,我似乎理解了儿子的行为。在家呆了那么久,家里亲戚又不多,平常视频聊天也没几次。这样的云家访,见到老师,孩子难免不知所措。
那么问题来了,我和他爸为什么会为此恼怒呢?原因很简单,儿子丢了我们的脸。
话要说回来,我们为什么不为儿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着急,而是为丢脸生气呢?
这后面隐含着一个逻辑“孩子是我们的门面!”,孩子出色,我们脸上有光;孩子“有问题”,我们脸上无光。这,就是从小被植入的程序性思维再次的轮回。
渴望孩子优秀,无可厚非,但若把“优秀”的重点都压在孩子身上,未免幼稚。
现代家长很多已经觉醒,还是先活成孩子的门面,再指望孩子是否优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