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娱乐至死”

浅谈“娱乐至死”

作者: 刘刘刘刘judy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1:29 被阅读0次

为了表示尊重,这并不是一篇关于《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的解读,只是看完后有那么一点点感悟。

引用网络上被转发n次的图来告诉你们以下是十年来我的知识来源,和娱乐至死所提到的类似:印刷到电视(我这里是网络)↓

娱乐至死讲述从阐释时代到娱乐化时代的变迁。在媒介的隐喻下,塑造了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曾经我们从书的海洋中汲取知识,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自主思考;

而现在,我们在信息泛滥时代变得愈发被动,各种碎片让我们无法有完整的思考,媒介的背后我们无法深究。深刻记得《奇葩说》中一场辩论提到了键盘侠,“键盘侠真的是侠吗?”,现如今人人皆可传播“信息”,可是没有经过合理的程序,没有经过充分验证的事实,草率地发表着不负责任的言论,孰真孰假孰是孰非?我最赞同的一个观点“造谣的成本很低,辟谣的成本很高”。传播信息的门槛变低了,甄别却很难。

“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人们由于享乐失去自由,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段赫胥黎的预言让我想起了韩寒写过的一本书《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东西在一起”,两个人态度是对立的,但我觉得可以结合一下:娱乐,是人类身心休养的一种天然需求,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都说90后苦,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公司里又是各种996、887,生活已经被压榨了大半。

我认为,如果某刻迷失了自己,精神空虚,那我们就应该静下来读一些好书充实自己;如果某刻觉得生活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那我们为何不娱乐一下,放松自己。所谓的劳逸结合应该就是如此,使用娱乐过渡,却并不沉迷,不做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关文章

  • 浅谈“娱乐至死”

    为了表示尊重,这并不是一篇关于《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的解读,只是看完后有那么一点点感悟。 引用网络上被转发n次...

  • 浅谈《娱乐至死》

    文|哼哼哈hi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

  • 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今日,浅谈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在电视、网络上能看到千姿百态的娱乐明星,他们或帅气,或漂亮...

  • 娱乐 至死

    开心,到死。 选择一种死法,当然开心至死最好。 开心法,有多钟。 娱乐,最好。 两性,交合。 如膝,似胶。 不可,...

  • 《娱乐至死》——放弃思考

    《娱乐至死》一书,书名曾被直译为“把我们自己娱乐至死”。说娱乐至死时,我们可以把致死的原因归咎于娱乐,把我们自己娱...

  • ...

    娱乐至死

  • 2022-11-26

    娱乐至死

  • 娱乐至死!:《娱乐至死》书评

    现在是一个信息空前庞大的时代,每天一起床,各式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打开手机,一天的行程都被各种各样当然商...

  • 警惕娱乐至死 守护人性良知

    【圣心塾琐言】 娱乐至死是新媒体时代催生的恶习。 娱乐至死是内心野性的无底线宣泄。 娱乐至死是对人性良知的渐进性窒...

  • 娱乐至死,娱乐不死——《娱乐至死》简评

    正如赫胥黎所担忧的那样,我们的文化并没有因为受制于外界因素而变得痛苦,相反,我们的文化因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变成了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娱乐至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uk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