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我写过一篇《儿子与树袋熊》,是源于儿子迫切要求家里养只兔子,或者小狗,小猫更好。可是考虑到家里住楼房(删去兔子),我和他爸工作繁忙(删去小狗小猫,其实主要是不喜欢),看他可怜巴巴的样子,就买了一个毛茸茸的玩具树袋熊,他欢喜又羞怯的说,“他是我的孩子。”
这几天,他忽然又强烈要求买个兔子,或者小狗,或者小猫。后来,小声的嘟囔,“哪怕一只小鸡也行。”我忽然灵机一动,小鸡?占空间小,又不用遛,还不钻被子,可以考虑。于是我就告诉母亲,村里有赊小鸡的(我的同龄人,你能听到那千回百折委婉动听的叫卖声了吗),给我买几个。
想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可怜。他们自小接触的,除了冷冰冰的建筑物,就是电动玩具,遥控汽车,可是,高科技可以给他们带来玩的诸多乐趣,唯独不能代替一个生命个体对另一种生命——活生生的生命的渴望。
中午回家,儿子兴奋的说:“妈妈妈妈,姥姥打电话说给我买小鸡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赶回姥姥家去,兴奋把放在纸箱里的一只嫩黄的小鸡仔拿回来。
从此,这个粗心的,有点自私的小男孩就变了样。
我每次下班,他都在阳台上,对着那个纸箱子里的小鸡看的全神贯注。我走过去,他就兴奋的说:“快看,它的小嘴,真尖呀!你快摸摸,它的羽毛真柔软!”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欣赏一个活物。每次我买了新衣服,兴奋地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头也不抬的说“还行。”有时还皱皱眉,“你真够酸的!”——有点吃醋了。
有一次,他又把小鸡放在掌心仔细欣赏,我走过去,他兴奋的说:“妈,你看它的发型,多帅!”
有一天晚上,我给小鸡放米的时候,忽然发现儿子最喜欢的坦克车竟然在里面!真够宠它们的。
晚上睡觉前,他会看看小鸡有没有米和水,还很担忧的问“晚上不盖被子,小鸡们冷不冷。”
我怕晚上小鸡的叫声吵到邻居,就想把它放到储藏室。儿子急了,“他又没犯错,凭什么关黑屋屋!”——他调皮的时候。我就把他反锁在储藏室,不见天日!当然,他是不会害怕的,有时还故意气我,“不出去,里面安静。”
下班的时候,听到阳台传来唧唧的叫声,我的心,忽然变得很柔软起来。
想起小时候,专心致志的看着小鸡如何从蛋壳破壳而出,再看着他们从摇摇晃晃,到独立觅食。
还有关在笼子里,雪白雪白的长毛兔,——嘴巴真的是三瓣的。
还有叫起来像小孩子喊妈妈的小羊,温顺的用头蹭羊妈妈,还有他们的尖尖的羊角。
甚至那头胖胖的哼哼唧唧的脏兮兮的懒猪也让我无比怀念……
那些都是活生生的,和我们一样的,生命。
儿子,妈妈知道,生命向来是独立的个体,也必然注定了孤独。
一种生命对另种生命的怜惜,其实是寻求和摆脱的另一种形式。
我们在寻求什么?我们又在摆脱什么呢?
耳边又传来小鸡清脆的唧唧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