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
郑玄:“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
孔颖达:“在明明德”者,言“大学之道”,在于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
朱熹: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希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王阳明: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是故谓之“明德”···固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
我们可看到,郑、孔、朱、王四人对明明德的解释可以说是一致的,都在于彰显自身的明德,他们都认为人生而至善,要一致保持并践行这种上天所赋予的美德。但是相比较郑、孔着重强调第一个“明”,朱、王又进一步讨论了为何人有善恶之分,这就是朱熹、王阳明所讨论的“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天命之性是善,是上天所赋予的,但是,人生下来,气禀清浊二气会生发人欲,使得善的天性被蒙蔽,因此,人要去私欲,自明其明德,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德”的原因!
亲民
孔颖达:“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民爱民。
朱熹:程子曰:“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指污也。
王阳明: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
朱熹沿袭二程的看法,认为“亲民”应该当做“新民”讲,人在自己修身明德之后,应该推己及人,使其他人一起章明被私欲蒙蔽的美德,革除旧习。但王阳明仍坚持古本的“亲民”,这与孟子所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相同的。
在王阳明看来,明明德和亲民是天地万物这一个整体的“体”和“用”,不可割舍,是同一件事,若一人能孝敬自己的父亲、别人的父亲乃至天下人的父亲,这人的孝与别人的孝以及天下人的孝是一体的,那么孝的明德自然而然就彰显了。
而朱熹则是把明明德与新民分成了两件事。这个观点的不同理解在后面的“本”与“末”,“终”与“始”也有体现。
止于至善
郑玄:止,犹自处也。
孔颖达:“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
朱熹: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王阳明:至善者,至善,心之本体···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以失之于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坦之诚,则五伯功利之徒是矣。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
关于“止于至善”的解读,郑、孔、朱、王相差并不大,都将明明德和亲民的终极目标定为“至善”。不过“止”字却更加值得令人捉摸。
笔者以为,朱熹的“是而不迁”解释的最得当,不迁,就是不改变的意思,“是而不迁”也可以用来解释《中庸》中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和王阳明都认为,如果不止于至善,则易发私心,会使“明明德”和“亲民”僵化,“亡其本”,导致是非不明,人欲肆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