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

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

作者: 初夏槐花香 | 来源:发表于2021-11-08 23:41 被阅读0次

7 .  动机和归因

(1)归因理论

        我们要善于归因,不善于归因的人,就谈不上对事情的判断,更谈不上对事情的解决和处理能力,原因就找错了,他做事肯定做不大明白。我们每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有三个特征 :  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啊;原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2) 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

    我们解释做一件事成功或失败原因的时候,会讲到几点 : 第一点是能力,第二点是努力,第三点是任务的难度,第四点是运气。能力和努力是内部原因,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原因。很多孩子考不好,就说今天天气不好,我肚子疼,今年的试卷都难。人们有时候对自己的能力发展不在乎,对自己努力程度不在乎的时候说人家命好。其实每个人成功背后都经历了个人能力的变化和努力的过程,没有平白无故的成功。难度和运气是外部原因,能力是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而努力是容易改变的。因此我们要在可变的空间里去做教育,可变的教育空间,也就是孩子的努力程度,我们家长身上大部分东西都固定下来了,但是还是有可变的空间。处理一件事,我们的努力程度,给孩子的教育的努力应该是向自己的方向努力地调节自我,努力地控制自我,努力地收敛自我,这一个努力程度是可以改变的,尽管其他方面我们可以不变,也很难改变,但是总有可变的部分。

  (3) 控制点和自我效能感

    控制点中的“点”主要是指定位。一个将控制点定位于内部的个体会认为成功或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造成的,而一个将控制点定位于外部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运气、任务难度、他人的行为等因素造成了自己成功或失败。

      控制点和自我效能感是对应的,一个人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看他是归到内部还是归到外部,归到内部的人,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带给他一种力量,都会带给自己一种成就感,都会有一种自我效能感,自我能力的发挥。比如孩子这一次考砸了,他自己没倒下,这对他是一种历练。如果向外部归因的话,考砸了,我真倒霉。归因归到外部的人,把很多事情看得消极,这样的人容易走入一种被动。归因定位定在外部的人,整天愁眉苦脸的,看谁都对不起他,谁都欠他的。归因定位在内部的人,不管起也好,伏也好,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收获,都是一种能量的内化。

8  .  动机和目标方向

(1)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就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于成功,这种方向性的定位往往来自固定,是长时间的暗示积累或者固定情绪的长期感染的结果,这是我做的解释。孩子的成就动机是怎么来的 ? 以及动机的方向是怎么走的?固定而且长时间的暗示积累,拿什么暗示?拿我们的心态和表情。有的孩子考得很好,拿成绩单给家长看,家长嘴一歪,哼,你还能考好。有的孩子考不好,又嘴一撇,我就知道,我早就说,我提醒你多少回了,你早干吗去了,这次没考好,活该。你这些话都在调整孩子的动机方向,也就是说在现实中,我们孩子处在什么状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面朝的方向一定要有空间,这种朝向本身就能够带给孩子动力和信心。

        我们要提升孩子成就动机,还要从改变我们对孩子的情绪暗示入手,这个情绪暗示主要的是来自家庭氛围。

        成就动机高的孩子在学校里能争取更多的成功,这个成就动机最主要的推手是母亲。我一直强调母亲给孩子提供的是情感能量,情感能量直接作用的就是孩子成就动机。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争论 : 孩子是因为在学校的成功强化了他的成就动机,还是他很强的成就动机决定了他在学校的成功。但是不管怎么争论,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始终主导着孩子成就动机的发展方向,这一句话没有异议。但这也是我们家长内心的一个矛盾,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因为学习不好,所以没有自信,我现在先让他成绩提起来,然后再弄他的自信。要真正改变孩子,首先就要从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去改变。

(2)  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

        具有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的孩子,不管他学什么,不管他学得好还是不好,他都以实现自我内心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愉悦为目的,以实现内部的归因,他以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这两个因素来作为评价标准,来决定他做事的方向、内容和难度。而表现目标是朝外的,是为了赢得别人的目光,老师的表扬,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的面子。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种目标的区别。具有学习目标的孩子和没有学习目标的孩子在整体智力水平上差距不大,但是他们的学业成绩却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遇到困难的时候,目标朝外表现的孩子容易丧失信心。这类孩子学习的目标就是求得老师表扬,大伙看得起,为了父母的面子,为了别人高兴,因此,当他的学习目标达不到他所期待时,就容易丧失信心。为什么呢?因为外因是容易变化的,有的孩子在初一的时候还行,初二换个老师不行了,换个班主任,他讨厌这个班了。因此我们孩子刚上学,都不要让孩子太在乎外界的目光,而是要注意内在的发现,内在的满足和肯定他自我能力的发展,以及对他努力程度的肯定。为此,我们家长要做调整了,别一张嘴,你看谁谁家小孩,人家学习多好,你们俩一样大,你们俩小时候在一起玩,你现在怎么样。不要比,你这一比就领错了,领的孩子更难以面对困难,不要朝外领。不管孩子现在怎么样,我们家长都要鼓励他 : 你的努力是很有价值的,在努力的过程中,遭遇失败不倒,更体现了你的能力和毅力。要让孩子能够通过自我能力的实现和自我能力的发展来肯定自己的发展过程。

        目标朝外表现的孩子,是没有方向的,而且很脆弱,经不起事,一旦脆弱再坚强起来,就要把外部环境给他创造得很到位、很充分,他才能重新立起来。

9 .  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部动机

      (1)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怎么激发?趣味为重,目的为轻,甚至我要求我们家长不要有目的,没有目的不是真正的没有目的,而是把所有的目的充分地实现。

    (2) 保持好奇心

    对孩子的不良状态发展表现出足够的好奇,比如孩子做了一件不好的事,能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也不简单,永远是肯定和好奇。不要揪着这个事的对与错,在这个空间里去纠缠,这样的话能动孩子的心,甚至孩子考不好的时候你给他表现出这样的状态,没有目的性的表现,你说着说着,孩子会流眼泪。

      (3) 使用大量有趣的表现方式

      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我们个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发现这个困难是很有意思的,所有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都在挑战我们对它们的发现能力,在平淡中和困境中发现趣味的存在,尤其是孩子小的家长,如果每天都能够发现孩子某一个细节的变化,就会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讲到这,你们就能够理解我女儿跟我交流,除了我说不知道,另外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嘿”,这一个“嘿”里面表现了足够的好奇,足够的趣味的认可。

      (4) 帮助孩子确立目标方向

      帮助孩子确立方向而不是树立目标,发现目标取向。我们在给孩子评价时,只要一个方向性的引领,不要说太具体的东西。

内容选自皇甫军伟——《以心养心》

相关文章

  • 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

    3 . 让孩子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将理想的学习者视为自我调节的学习者。自我...

  • 第七节孩子的学习

    1 .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自己去发现和转换复杂的信息。这个...

  • 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

    5 . 激发学习动机 (1) 奖励和强化心理饥渴点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第一要找到孩子的心理饥渴点,孩子最...

  • 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

    7 . 动机和归因 (1)归因理论 我们要善于归因,不善于归因的人,就谈不上对事情的判断,更谈不上对事情...

  • 2020-03-24学习分享

    2020.3.24利萍学习《家慧库360VIP》分享《自我管理的高效学习法》邹小辉 第七节《培养孩子专注力的秘密武...

  • 2019-1-16 星期三 日记

    今日完成任务清单 ~正念静坐练习~ ~理论学习:社心:第七节:社会影响~ ~送孩子上学~ ~早饭(鸡蛋+豆奶)~ ...

  • 2020.2.24川鹤360学习分享:

    邹晓辉老师《孩子自我管理高效学习法》第六节、第七节: 1,帮助孩子建立游戏式学习方法——打钩,让每项作业完成都像闯...

  • 学《中庸》会做官(8)

    文|冬日暖扬 【温故而知新】 上周我们学习了《中庸》的第七节,通过第七节们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中庸一直就萦绕在我们身...

  • 彩虹花晨读《春天在哪里》

    今天是参加低端彩虹花课堂的第七节,有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课堂的环节已经比较熟悉,从早上的问好开始,孩子们精神...

  • 10个学英语的好习惯(2019.4.28)

    在盖兆泉的书《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这本书中,P38,第二章为什么中国孩子英语学不好,第七节原版书讲读启蒙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节 孩子的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ap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