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up主的节目,其中讨论了七十年代的三大差异,城乡、脑力和体力和工农。说的很接地气。中间说到了上山下乡。一个事情,我们站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解读。很多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其实也只是滚滚红尘中的一部分,其实也未必能代表大多数。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早期还是受欢迎的,适龄青年积极主动。只是到了后来,很多有背景的青年率先回城了,还有一部分通过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后来大家对下乡的事情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就我家庭的经历而言,父亲是比老三届还要早的下乡知青,虽然在初中的时候学习很不错,17岁的时候就从天津来到了内容转换了生活的轨迹。后来父亲的弟弟妹妹也都在近一些的地方短暂的下乡,接着很快就回城了。
凡事都有得失,对我父亲而言,失去了1 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 ;2 回天津。对于上大学而言,如果成了,就完全改变人生轨迹了。如果没成,恐怕回天津也未必比现在更好。很多父亲一起的知青,大部分都留在了内蒙,也有争取回天津的。比较而言,回去的其实也没有太多的优势。毕竟当年下乡就是因为城市的资源有限,就业和房子等等都是问题,回城的那些人都要面临这这些问题。《人世间》里的那些回城的知青 ,住房没着落,结婚也难,生活不如意的很多。
时代带领这那一带青年从城市来到了农村,接受了考验和锻炼。接下来就是分流,到了各自的地方,各自从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轨迹。现在下乡、支教和志愿着也都还有,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人员的流动,也为乡村生活带来一些变化,那个上山下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然,现在也有早退休、到小城市和乡村去的一部分人,那已经和山上下乡没啥关系了。
70后成长的一代,基本没经历过太大的变革,比如自然灾害,上山下乡,也算是顺风顺水了。对于大学并轨、商品房等,大部分70后也能因为出生的早了几年而享受到时代的红利。如果把我放到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我能 有比父亲更好的表现吗?我估计大概率是不能的。当然,伤痕文学也回帮助我们回忆和反思那个时代,虽然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时代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