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又和妈妈吵架了,原因其实很奇葩,就是因为我遇到一些事,我的心情不太好,这时候我妈妈刚好从外来回来,还一脸高兴的问我想吃什么饭,我就语气很不好的说了句“随便!”
原本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可这个时候我妈妈的表情瞬间就变了,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你能不能不要这副语气和我说话,好像我欠你钱一样,我是你妈,不是你仇人!”
我察觉到一点不对劲,但还是一句话怼了回去,“我说话什么语气啊,我说话就这样!”然后两人就坐在那里不说话,生闷气。这时候我也认识到自己似乎把脾气发在了我妈妈身上,但也抹不开面子道歉。妈妈的视线压得我喘不过起来,就逃避似的跑了出去。
在外面溜达了很久,到吃饭的时候还是回去了,然后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吃饭,但是却在吃完饭后主动去洗碗。自然和妈妈的矛盾也化解了(这是我和我母亲独有的相处方式)。
事后我想了很多,但是真的不仔细想都没有发现,在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不相干的人的时候,总是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反而在面对爱自己父母的时候却毫无顾忌、任性无礼,甚至大发脾气。
但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了好几天,大概得出了两个个原因。
1.家人给了我们太多的安全感
[if !supportLists]2. [endif]是家人的包容才有了我们的放肆。如果是对朋友,对陌生人等外人发脾气,很可能会损害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会在在沟通中有意无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亲人”是比“外人”更稳固的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们也不会计较、不会记恨;即使拿他们当出气筒,也能获得宽容、理解、忍耐、体谅。家庭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在外受了委屈,我们会回家宣泄。在这样一个能给予心理安全感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忘记怎样好好说话,以致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的语言。2.我们对亲近的人心理预期太高了
我们总是觉得父母应该支持自己,一旦碰到不顺,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觉得“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越想越生气。当我们肆意将外人给自己的伤害转移给父母时,我们没有看到对方默默端来的一杯热茶中包含的关心;当不耐烦地打断父母善意的唠叨时,我们不曾看到他们无言地离开,在屋子里悄悄伤怀。父母无怨无悔地承受我们的伤害,因为他们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亲,能用爱包容我们。
还记得我们年幼时,父母是我们最想成为的英雄,而长大之后,自己长了一张欠抽的嘴,浑身长满了刺,习惯了与陌生人保持安全的距离,或是处处设防以防患未然。而在亲人面前总是肆无忌惮张牙舞爪,从不愿委屈自己,争吵时也从不会主动拉下脸第一个站出来认错道歉,好像争吵地越激烈,自己就越有成就感。我们也应该庆幸只有最亲近的看到完整的自己,哪怕很糟糕,他们依然还在我们身边,爱过最好的我们,也爱过最坏的我们。
所以,希望我们今后能对父母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不仅仅是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更是因为父母他们才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啊!除了他们谁还会无条件支持你的任何决定,除了他们谁还会把你抚养长大。答案是——没有!
所以对自己的父母多一点耐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