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妈妈走后,担心婆婆一个人照顾自己累,婆婆煮啥就吃啥,从来也没有要求,也不敢要求。有时下午加餐的时间,婆婆没有做或者忘记了,林晓也就忍着不说。
在坐月子的每一个晚上,都很煎熬,林晓没有一晚上能睡好觉。医生的要求,宝宝要每隔2小时喂一次奶,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大家都轻松。
但每一次喂奶的情况却是很糟心,要么没奶,要么急促的两股奶呛得孩子哇哇大哭,再找奶吃时,已经没了。
接着,就是用吸奶器吸奶,折腾半天,还是没有挤出几滴。最后不得不拿出事先煮好的奶瓶,按调配比例给孩子调奶粉喝。
安顿好孩子,接着又是一阵忙活:洗挤奶器,奶瓶,煮奶瓶。
这样一晚又一晚,循环往复。林晓和金平都疲惫不堪。金平第二天要上班,每天晚上,整夜的折腾,他的两个眼睛也熬得红红的。
为了孩子的口粮,虽然婆婆每顿端来的依然是花生米炖猪蹄,虽然见了猪蹄汤她就作呕,但还是咬紧牙,闭着眼,大口大口喝猪蹄汤,或者直接用猪蹄汤泡着白米饭吃。
实在吃不下,林晓叫下班回来的金平买点瘦肉回来,像林家妈妈在时一样,做点炒菜,这样好多吃点饭,看能不能下奶。
看着厨房灶台放着的一块瘦肉,婆婆到林晓房门口,故意扯着嗓子责备金平:“每天都买肉回来,哪个吃?哪个要吃!?还闲我不够忙?!”见婆婆不高兴,金平不敢作声。
后来的日子里,金平不敢再天天买肉了,偶尔买一点回来,公公拿它炒二荆条(很辣的一种辣椒)肉丝,辣得难以下口,坐月子要吃清淡,一燕也就只有涮涮白开水再就着饭吃。
说好的,坐月子是养身子的呢?带着伤口,熬夜,带娃。吃不好,睡不好,休息不好,林晓觉得这个月子坐得实在太辛苦,太委屈了,偷偷哭了好几次。
孩子两个月不到,林晓已经用坏两个吸奶器。一天,林晓的朋友来看望这母女俩,见挤在奶瓶里放着的不多的奶水,惊讶地说:“这奶水这么清?还没有米汤浓,有什么营养哟?还不如给娃娃吃奶粉算了。“
后来的一阵日子里,林晓每天给奶水较劲,孩子每天为吃个饱奶而哭泣,金平每晚为孩子调奶而忙碌。一家三口都精疲力尽。最后,林晓彻底放弃了母乳喂养了,改为全奶粉喂养。
奇怪的是,林晓也没有因孩子断奶而涨奶过,也没有过隔奶的经历,奶水就这样自然而然没有了。
在食品安全问题和提倡婴儿全母乳喂养的环境下,作为母亲,林晓没能给孩子提供她应该享受的待遇。她一直很内疚,很内疚。。。
孩子在林晓的照顾,婆婆的搭把手,奶粉的催肥下,确实长势喜人。每次的儿保,孩子的身高,体重,各方面都非常健康。长得胖乎乎的。林晓也喜欢看一些育儿书籍,注重科学喂养。包括每次去儿保,医生提出的每一个建议,什么时候加蛋黄,什么时候加蔬菜,什么时候加米糊。什么时候能吃粥,都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喂养。
转眼,宝宝8个月了,婆媳之间朝夕相处久了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育儿上的差异,大家心里都不开心。
婆媳之间在带孩子上的差异就不小。
婆婆为孩子洗衣服,为了方便省事,便直接把孩子的衣服和她自己的,公公的衣服一并放入洗衣机里面搅和,待洗衣机工作完毕,打开盖子,掏出衣物,晾好完事。
孩子衣服上的奶渍,油渍依然亮闪闪地在衣物上。待衣物干了,再穿戴在孩子身上,污渍一块块的,犹如没有洗过一般。显得孩子邋遢得极不可爱。
于是,林晓对婆婆说,孩子的衣服她来洗。林晓为孩子洗衣服,为了卫生和洗得干净,她首先是手搓式的。她把孩子衣物上每个地方的污渍,用上专用洗衣液涂抹好,然后侵泡数分钟,再仔细地一遍遍搓洗,直到污渍变没了。再把孩子的衣物一件件装入洗衣袋,放进洗衣机里,待衣服洗好,晾晒起来,闻着上面的清香,林晓心里舒畅极了。
给孩子添加辅食,要吃一些肉末粥,婆婆便从电饭锅里舀出早晨大人吃剩的白米稀饭,放进小锅里,点燃火,让稀饭煮开。再把准备好的生肉末加点盐搅匀,倒入锅内的稀饭里,搅拌着熬开。便盛出来要给小孩吃,这粥,黏乎乎地一团。孩子吃两口便不再吃了。
辅食---是孩子从奶粉为主食要慢慢过度到以米饭为主食的衔接,如果辅食太敷衍,打击了孩子吃米饭的积极性。以后很难让她胃口大好地吃好饭,对奶制品的依赖时间就更长。这样对孩子的生长是极为不好的。
林晓非常注重孩子的身体,毕竟自己因从小家里条件不好,营养不良,所以身材矮小。但她的女儿有这样的营养条件。绝不能因为大人的偷懒,让孩子的身体和身高受影响。所以,她便又拦起了做辅食的活。
林晓一有时间就给孩子单独做粥,从米缸里舀出少许大米,淘洗干净,再倒入小锅里熬制,待粥快好时,用少许姜末和料酒,芡粉调制好的肉末轻轻调进米锅里,在放一些切碎的青菜沫放进去,煮熟。新鲜并夹杂着清香的肉末粥煮好了。晾一会儿,给孩子吃,孩子吃得可香了。林晓还会换着给孩子吃,今天瘦肉青菜粥,明天胡萝卜粥,后天鲫鱼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