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亲子教育
妈妈,咱们家很穷吗?——《反溺爱》书评

妈妈,咱们家很穷吗?——《反溺爱》书评

作者: 二级心理咨询师心门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16:01 被阅读0次

    ▼心门陪你讲故事▼

    刚上班,同事小雪就说有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要和我商量。重要问题?什么问题?她家孩子才7岁,这位小学生能有什么重要问题呢?

    她说,昨晚她儿子问了一个让人晕眩的问题:妈妈,咱们家很穷吗?那瞬间,她张口结舌,反而是孩子爸爸反应快,直接说:这个问题,等你长大再告诉你。

    昨晚她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怎么想都觉得老公回答的不对。她认为和孩子谈钱有点儿早,但是现在时代发展太快,孩子看电视、看手机、看书时难免要接触这些东西,家长的避讳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呢

    这个问题倒是典型的问题,很多家长对培育孩子的价值观没有好招数,总是在网上搜一些攻略,网购很多书籍,或者看一些明星的教育法,试探着教育自家孩子。但是这样的方式非常的繁琐,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是,买一本《反溺爱》的书,对照美国作者罗恩·利伯的观点,探索出适合自家孩子的价值观教育之路。

    罗恩·利伯是纽约时报理财专栏的作者,有十几年的理财教育的经验,他将自己写专栏和教育孩子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集结成册,根据问题,他实地调查美国不同地区和家境的家庭,寻找他们教育孩子的妙招,经过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才有了这本连续畅销3年的《反溺爱》。

    而小雪的问题,也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01

     孩子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

    发问,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小雪的儿子能够问出“穷”这个词,说明他已经开始思考自家和别家的对比,所以小雪应该珍惜这个机会,用《反溺爱》中提出的反问法,询问孩子问这个问题的原因,再进行具体分析。

    小雪半信半疑的回家问孩子,为什么要提问。孩子说:“因为我没有穿名牌鞋,所以我同桌问我,家里是不是很穷。”

    她意识到这个问题没办法回避了,也想到《反溺爱》中真诚沟通的方式,所以,她笑着说:“咱们家的钱能够保障正常的生活,也能给你买喜欢的玩具,所以咱家不是穷人哦。”

    她明白孩子提问的价值,所以暂时用催孩子做作业的招数,让孩子不再继续提问。转身就给我打电话,问我接下来该如何教育孩子的财富观念。

    02

    财富观念要循序渐进的培养

    鉴于每个家庭的个性和共性,培养孩子财富观念有相同的招数,也有不同的窍门。首先,需要做的是,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财富观念。这里,可以借鉴罗恩·利伯的储蓄罐教育法,将孩子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分为三份,放在三个储蓄罐中。一份用来消费,一份用来储蓄,一份用来捐献。

    这些从小打基础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培养出孩子储蓄的习惯,也能够逐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教会他正确的消费观。但是这个方法不是一劳永逸的,孩子一直在成长,他们总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所以孩子家长也要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及时的给孩子合适的教育。

    03

    家长要珍惜和孩子谈钱的机会

    在运用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谈钱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家长们总觉得孩子还小,随便回答几句就好。却不知道,这样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当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省;当孩子喜欢攀比,不管自己家境;当孩子变成月光族,没有自己储蓄时,孩子家长再想纠正这些观念和习惯,就非常艰难。

    罗恩·利伯意识到部分孩子家长的问题,所以善于从小事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以孩子做家务为例,很多家长会用给零用钱的方式,让孩子做家务。但是当孩子追着自己要钱时,孩子家长又觉得有些不对,如果家长在做家务是理所应当,那么孩子怎么能收钱呢?罗恩·利伯就看到了这一问题,在《反溺爱》中提出,如果孩子能够提出创造性、易操作的做家务的方法,孩子就可以得到钱或者玩具的奖励。这样既能珍惜孩子的创造性,又解决家长们的烦恼,还让孩子感受到赚钱的乐趣,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总之,罗恩·利伯作为纽约时报理财专栏的作者,他经历过多种多样的理财问题,他将自己的经验和调查结果凝结在《反溺爱》中,不只适用于孩子,还适用于对理财有困惑的孩子家长,更适用于不懂理财知识的众多成年人。如果你有同样的困惑,想要了解美国不同阶层家庭如何与孩子谈钱,谈消费,谈财务习惯,那么《反溺爱》就是你最佳的选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咱们家很穷吗?——《反溺爱》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q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