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产品演化分析(上)

作者: 老猫茶社 | 来源:发表于2016-06-14 10:37 被阅读539次

《启示录》书里面改进现有产品那一章

“能提高指标的功能才是关注的重点,找准方向,分析关键指标,有针对性的改进产品。”

Nice最初是如何演变过来的?

Nice用户群(从使用维度来看)

产品分析


第一阶段:(验证获取期)

Nice: Ver 1.0-1.9版本(Jul 26, 2013-Apr 21,2014)

1.Nice模仿国外的ins,最早开始不是为照片服务而是主打潮流时尚爱好者,瞄的是男士用户,从Nice的新浪微博最早的更新可以看到KK购物男装导购的痕迹,后面随着分享功能的开放,发现女性用户尤其喜欢,随即开始调整。

2.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期间的版本基本都是以完善基本功能,围绕时尚,品牌标签,基础滤镜功能,分享功能这些而展开,来快速获取早期的潮用户.


Nice第二阶段:(拉新期1)

Nice: Ver 2.0-2.3.3版本(Apr 30, 2014-Aug 28, 2014)

分析:Nice迎来了首次重大的功能,加入了聊天模块,通过照片,标签来交流,get相同属性的人,以及完善核心工具贴纸,滤镜功能,加入地点标签,首次从照片标签工具向工具+社交的升级转化。

1.Nice在完成基础功能之上,积累到一定的用户量后,再推出聊天功能。有利于整体平台的活跃与增长。

2.在宣布2014.4.15获得A轮投资后的15天,及时的推出一版加入聊天功能的版本,用户量首次达到100W用户。2014年7月获得B轮投资。

IN:ver 1.0.0-ver1.2.3(Jun 05, 2014-Aug 15, 2014)

彼时,in刚刚诞生,主要围绕女性兴趣展开,这个阶段的in主要完善基本图片功能,贴纸功能,查找好友,分享功能的工具型展开.in的平均更新周期大致为1-2周一个版本。


Nice第三阶段:(拉新期2)

Nice: Ver 2.4-2.5.1 版本(Oct 03, 2014-Feb 02, 2015)

分析:Nice首次大幅升级交互,发现模块用瀑布流展示,另外提供从ins导入照片到nice.

1.此次重大的交互升级,应该是让已有用户的使用更爽了

2.提供从ins导入照片到nice,让那些已经在用ins的犹豫用户,可以低成本的迁移到Nice平台上,Nice获得更多的用户增长。以上两点与贴纸,滤镜功能的优化使得Nice的用户出现了飞跃式。

3.宣布获得C轮后的2015年,Nice宣布突破1000W用户,而且发现瀑布流一直沿用至今.

IN:(拉新1)

1.新增呆萌的大头功能,更改feed流,升级贴纸商城,优化贴纸功能,分享功能,图片功能等。

2.翻看in 2014.9的微博,呆萌大头功能是重点宣传的一个功能点,后来直到2015年还组织了“大头挑战赛”,从现在查看微博记录为7.8亿的阅读量


Nice第四阶段:(拉新-留存1)

Ver 3.0.0-3.5.2版本(Feb 16, 2015-Oct 01, 2015)

分析:新增小圈功能,图信功能,纸飞机等,优化核心功能细节玩法

1.这是Nice获得1000W用户后的首次升级版。注意到加入的小圈功能比微信的朋友圈更私密,而且可以更随心所欲。这一个隐藏在“我”的二级页面中,主要用来的留存,粘度。

2.增加的图信,纸飞机功能,以及优化的聊天,滑动,滤镜细节更像是借鉴了“tinder”或者“探探”的部分功能,彼时受到“探探”与“in”的抢夺用户,加入这些功能与优化一方面是来吸引新用户,也可以满足老用户人性八宗罪的心理。

IN:Version 1.8.1 (Jan 27, 2015)- Version 1.9.3 (Apr 25, 2015)

除去修复bug的版本外,此时in的更新周期在2-3周左右,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用户基数,影响到用户体验,比较谨慎。

1.加入用户可以一次性发9图的功能;加入话题功能;加入高清图上传功能,聊天功能,优化贴纸,滤镜功能,支持手机注册,微信登录等。从这个阶段的功能属性来看,in在经历了早期功能的完善后,加了更多社交元素,社交平台。in发出的数据:截至2015年1月中旬,IN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1300万;截至2月初注册用户已达1800万,DAU达到200万;截至3月底注册用户数达到2800万,日新增用户平均为20万+,最多可达30万以上。

2.比较Nice与in:用户数快达到1000W用户时,Nice推出小圈功能,纸飞机,图信功能;in推出话题,聊天功能。同样都想做社交平台,所用的方式不一样,用户均在1000w->3000w出现爆发式的增长。Nice用了6个月,而in只用了3-4个月。


Nice第五阶段:(留存-拉新2-变现的探索)

Ver 3.6-目前(Oct 21, 2015-Jun 05, 2016)

分析:Nice首次正式更改slogan与中文名--“Nice好赞,我们好像”。上线直播功能(版本持续优化直播功能),以及最初的核心功能,同时加入专属达人机制(满足用户虚荣心理)

1.slogan的变化与最初的品牌,照片标签工具属性显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好像”,首先它得有一群人,也就是Nice完成用户的第一波快速拉新期,需要来一些沉淀。“我们好像”,更是表现出Nice要做一个“归属感的认同”社交平台,而不单单是炫耀,虚荣属性,图片社交平台产生了。

2.加入直播功能,这一点笔者判断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受到映客,花椒,斗鱼这些直播平台的火爆而加入的,期望提高留存与再次拉新;另一方面可能是平台在现有数据里面分析出需要加入直播功能。具体是怎么判断过来的,内部人员才知道。但从页面上可以看出来,虽然加入直播,直播是在“发现”模块的最上方一栏,“附近”第二栏,“好友赞过”第三栏

3.发布的动态图片卡片式排布,在动态圈中尝试加入类微信朋友圈广告变现方式

IN:Version 1.9.6 (Jun 01, 2015)-Version 2.8.5 (May 22, 2016)

这一时期in除去修复bug版本外,平均更新周期是3-4周,这也比较符合用户量突破千万后的谨慎增加新功能,平衡用户体验等。

1.从slogan来看,in“我的生活印记”,始终围绕女性兴趣展开,强调生活化的呈现,沉淀生活痕迹与故事。与nice相比更强调一种时间轴产生的事Or物or情,让人想起了图片式的微博;而nice更强调标签个性,人与人的关系,让人想起了图片式的豆瓣跟陌陌。

2.注意到2015.5月没有更新版本,查看投融资发现2015.6.1融资3亿人民币投资

3.in在这一时期主要的更新表现在增加照片滤镜,贴纸,话题,time-line,私密交友,照片打印成册,feed流等等,对用户的体验细节非常重视。


迭代总结与展望:

1.Nice通过五个重要阶段的迭代,一方面是围绕用户的核心需求来打造,另一方面往平台化方面,注意到节奏跟融资也有很大的关系。

2.Nice的用户群定位太多了,期望Nice可以重新聚焦人群,目前的Nice(图片,陌生人社交,直播等),与in相比,Nice期望拓展更多的新功能模块来提升用户的留存粘度与促进新用户的导入。

3.Nice的“我们好像”打造归属感与价值认同,图片内容的消费可能会更隐形一些,依然是主要载体。

4.Nice上一版有尝试一些电商化,最近一版没有看到,个人猜测Nice重标签个性生活,slogan人与人的关系。关系链没有构建稳固,图片内容晒物没有作为重点对象的情况下,进行电商化的尝试,谨慎为妙。


相关文章

  • Nice产品演化分析(上)

    《启示录》书里面改进现有产品那一章“能提高指标的功能才是关注的重点,找准方向,分析关键指标,有针对性的改进产品。”...

  • Nice产品演化分析(下)

    上一篇中我们更多的是从产品定位、产品功能迭代、投融资情况来看Nice的演化过程,这一篇我们试试用市场、品牌的角度来...

  • Nice好赞产品分析

  • 产业互联网下的To C产品的演化路径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分析To B产品的演化路径》,介绍了To B的产品一个从无到有演化的经过,其中探讨了一种方式...

  • 分析To B产品的演化路径

    过去五年时间一直在做TO C相关的产品,也写过相关的一些文章,虽然做的不是特别的成功,但也做的有些心得。今年由于工...

  • 2018-12-05为十篇文章写高转化率文案

    知乎live的产品演化轨迹及未来走向分析 接连三个百度副总裁都栽在“腐败”、“违纪”上,这是怎么了?专访倪萍:母亲...

  • nice(图片社交)产品体验分析

    3 以上是我第一次做的产品体...

  • iOS 仿nice首页的navigationbar消失显示效果(

    前些天产品汪找到我,滑动着nice的首页,跟我说:“小新!能否实现像nice这样的,上滑让导航栏消失,下滑让导航栏...

  •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现实数据分析和数据产品得以演化的核心步骤。 对于一款数据产品,特别是已经上线的产品来说,能够持...

  • 产品演化练习

    A_B移动演化场景练习 场景1:为了吃饱肚子生存下去,人们常去去林子里采集野果,离住地近的林子最先被采光,所以经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ice产品演化分析(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qu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