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妙解: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道德经》妙解: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作者: 爱相续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08:59 被阅读0次

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道贵

【经文妙解】

真正明道的人,不会喜欢与人争辩道是什么。喜欢争辩道是什么的人,表示还不知道是什么。

真正明道、与道合一之人,回归到先天的纯真心灵。凡有言说、行为,皆从清净心灵流露出;与一般人用自我、用感官在运作不同。(感官是物质体,心灵是非物质。)

所以停止用自我意识去思维,关闭过去只用眼看、用耳听的门户。(用心灵看、用心灵听)。挫掉喜好出风头的锐气,凡事化繁为简。

喜好回归单纯自然,不会想要自我凸出,所以含光内敛,同流而不合污。呈现出玄妙的“和光同尘”,做一位平凡、平实、平淡的真人。

明道(与天地合一)之人,其人就如太阳、如山河大地一般。

我们能让太阳和我们更亲密吗?

能让太阳疏离我们吗?

我们能对太阳有更多利益吗?

我们能伤害到太阳吗?

能让太阳变得更高贵吗?

能让太阳变得很卑贱吗?……

答案大家都知道。

  明道、有道之人,因不缺什么,所以不会被世俗的名利、权势、褒贬所动摇。这是地球上多么珍贵的心灵品质啊。【郭永进】

含光内瀲

《道德经妙解》第五十六章智慧分享

一个真正体道、悟道、得道的人,他不会因为你是他的亲生兄弟,就对你特别好;不是你多巴结、讨好他,他就对你特别好。也不会因为你不是他的亲生兄弟,你再怎么积极用功,都对你不好。他没有那些脉统、传承,他是破除宗教、种族、亲疏观念,以平等、慈悲、大爱善待一切众生,无保留、无藏私地来回馈给你。

因为他是无所得、无所失,所以他能够来到“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心无挂碍”,所以他能够“远离颠倒梦想”。像这种有智慧的解脱者“故为天下贵”,这是天下的瑰宝、法宝啊!

          一一空海法师

相关文章

  • 怎样才能成为贵人

    走马观花道德经(56) 56.道德经第五十六景点——玄同之门 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

  • 《道德经》妙解: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

  • 同流不合污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这个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开车决不走着的人,去参加了每天要行进25公里的徒步了。 ...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56:六情不为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亲,...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

  • 愿你能拥有一颗公平公正之心,做一个眼无势利的人!读《道德经》第五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

  • 同流不合污(一)

    我们附近住着一位老先生,姓郑,六十多岁了,退休前他是一位小学校长,阅历丰富,学识渊博。 他很健谈。古今中外,人文历...

  • 同流不合污(三)

    跟仙姑相处久了,才知道以前对她的评价都是浮于表面的,比如她的八卦,你以为她单纯爱说,一吐为快,其实她在述说时也表达...

  • 同流不合污(二)

    孩子们读小学时,我很怕老师家访,因为我们家不像家,没有宽敞的客厅,也没有安静的书房。 书桌就在卧室里,卧室就在店铺...

  • 同流不合污(四)

    郑老先生其实看起来并不老,每次见他都是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头发梳得纹丝不乱,衬衫挺括,裤子笔直,皮鞋铮亮。 大家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妙解: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sh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