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泰戈尔的《飞鸟集》里有一句话至今我印象深刻“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需要有什么样的人生体验才会有如此简洁大方地对待生活的回应?
世间之痛莫过于病痛、生人之痛、生活磨难中的风餐露宿、与亲人的离别之苦,可能还有很多他人正在经历而我却读不懂的苦痛。
是什么原因促使我愿意开始了解人世间的痛苦?
因为自从有孩子以后我才慢慢感觉到原来我是个彻彻底底的“凡人”也可以说是“烦人”,生活中的琐碎的确扰人心弦,简直给我这样一个生活小白当头棒喝,如果没有充足的生活智慧,仅仅凭自己的“小脾气”可能换不来一些更好的结果。反而被生活困住了心智,正如生活把你绑架在一间小黑屋里,将你的手和脚全部戴上脚镣,你在费劲地呐喊,拼命地挣扎,结果是,脚镣丝毫没有想要逃跑的欲望,身体上的绑绳也是越困越紧,你的精力也会因此而殆尽,最后生活会给你发一张“死刑”判决书——你被生活打败了!
凡人的“烦”在于世间种种,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投资教育谁当家?可能任何一种都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这是我之前领悟的一句话,对于还是有点帮助,对于我这个比较分裂的个性。也幸好,有了这样一句话才让我慢慢地表里如一,也让我慢慢做到表里如一,追求本质地“通情达理而不只是停留在嘴边。
为什么会这样说,是因为众生皆“烦”,面对苦痛并不是很多人能够想起之前自己曾经领悟过的人生名言。
正如,面对“杠精”一样的队友永远有说不完道理,吃不完的苦水!即使平时听了很多关于情绪把控的书籍,看了很多“心灵鸡汤”也敌不过队友突如其来的正面“奇袭”。它就像你正在沐浴阳光,突然遭遇天变,一倾盆大雨从头浇灌到脚底,给你一个透心凉,心飞扬”的冬日实感!
那么到底怎么面对生活的突然奇袭?
佛陀有一句对于苦痛的普遍性以及如何对待苦痛有着指导性的建议——“四圣谛即真理,第一,无可避免,苦,如影随形;第二,苦之集聚,执着他物,而无餍足,其终归易散,又以何为凭;第三,解脱之道,在于意识思辨,专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谐圆满;
有一道路,可引领我们远离诸苦,达至真理, 八正道,通过正见,正思维,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指导我们的行为。”
吾虽不信佛,但人人皆已信佛!
佛其实代表的是一种信念和积极的向往,有的人虽没有信仰但他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可能他也会是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的一粒种子。
佛陀提到的可能也是我总结的,对待生活的苦痛和奇袭,我们可以尝试“面如冰霜,内心似火”,
面如冰霜,是一个对抗的过程,面无表情也是自我心理建设的第一步,能够让心情平静,不做出任何反应。但,这不提倡一直冰下去。
在这平静的过程中,我可能需要思考的是自我情绪的完善和把控,以及想出相对于双赢的办法。
这可能就是佛陀里说到的“解脱之道,在于意识思辨,专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谐圆满”。
而后,再“内心似火”,重新燃起自己对待生活的火焰,用炙热的心灵去重新抚慰生活冰冷的面孔和内心。我想这可能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抱之以歌”的本意吧!
我已不是我,我又是我!
我,本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我可以窥探我的内心,我窥探我的行为,我也能过修正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这可能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吧!
一句“吾若不泛舟,便无天涯!”结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