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始进入习惯性情绪低潮状态
工作没成就感;家人的不支持;还有身体中大小的不适。都在连锁反应和我抵抗着。
起因可能是因为去看医生,也是在本市非常闻名的医生。
常说厉害的医生脾气大,我就是遇到了一个脾气大的,变脸比翻书快。对我的毛病也是嗤之以鼻,还强调我是一个不运动不休息的人?请问医生你哪里看出来的?
臆断,偏见,中医判官就从摸脉那一刻就给你定性了,翻盘?不可能。
看病的心情变差,回来忍不住要发下脾气,发脾气对人,对方也不高兴,于是大家相互作用力在拉扯。不发脾气,忍着,无名火在心里一样。
恶性循环。
我一直发现自己有“想不开“的毛病,连看个阴郁的电影也会影响心情(最近看了HBO新出的利器,就非常受影响,里面对母女关系的描写,多少有点映射到自己)。
曾经以为,是因为自己非常在意想赢得一个美好形象在别人眼中,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于是学者划分评价者和评价意见,但是还是对身边亲人、或者好友的“评价”感到受伤或者难走出。
然而在最近看过一些科普文,认识到情绪不一定需要“触发点”。我曾经一度睁开眼就感到难过,走路如同行尸走肉。脑子不是理性的控制支配,每时每刻都在向下坠。这就是进入一种情绪死循环。
我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对,于是去求助了心理咨询。解决方法就是放轻松,看开。可是一段时间后呢,又回来原来的状态。也有可能咨询是需要持续跟进的,我没有坚持。
我也去运动过,在16年每天打卡keep。为了抵抗自己的情绪,参加圈外,去结实外面的世界也是我走出的方法。的确,在这里,在线上我感到不一样的温暖,新的收获和成就感。
所以接下来我会继续做的:
1. 倾诉(亲人)
2. 陪伴(朋友)
3. 运动,18年的自己发现体力不如16年了,懈怠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是瑜伽,另一方面是时间的变少。尝试新的运动方式,比如再次跑步?给晚上空出专门的运动时间?
4. 学习:给自己定了学习任务,发现下班后时间都要给圈外和线上活动了,效率极低。之前和助教们聊,发现他们都异常自律,有自己开饭馆还坚持每天4点起床,还有中午不休息下班推迟一小时就在学习的。我感觉自己效率低,时间利用率也不高。能否尝试早起?早上起来学习半小时,晚上早睡半小时。慢慢调整到1小时。
以上是我对这一周情绪的反思,如果大家有好的情绪恢复方法,也欢迎私我进一步交流。
网友评论
写作是跟内心的对话
上次看到一篇文章,作者也是遇到了很粗暴的医生。另一位医生说那个医生学历高,但缺乏了最重要的东西…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