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赞歌 ——残疾老知青吴志清七十贺寿
2018年3月24日,南岸国际社区一家叫“灶房功”的餐馆门前格外闹热,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这里为网名叫生命动力一位高位截瘫、卧床五十余年的老知青吴志清,举办主题为“感恩有你”的,隆重的七十贺寿典礼。
吴志清是1965年由重庆去川陕老区南江县落户的老知青。1968年因车祸高位截瘫,下半身失去了全部功能逐渐萎缩,当时不到20岁的他躺下后就再也没能离开病床。这些年里,是他打扫卫生做临时工的单亲母亲拖着他与三个妹妹,靠着非常低的收入和微薄的政府救济金,在贫困与痛苦中顽强地支撑过来。
是母亲伟大的母爱与亲人深厚的亲情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是书籍里浩瀚的知识海洋让他领悟到生命的意义,这么多年来,他在贫困、单调的日子和伤痛的双重折磨中,乐观开朗地生活着,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谱写出一首生命的赞歌。
吴志清在养女媛媛 【左一】的引导下,在亲友们的簇拥中推送去贺寿的酒店。
媛媛 是吴志清母亲在打扫街道时捡回的弃婴,由瘫痪在床的吴志清照看长大,长在这个特殊的苦难之家却从不缺少关爱。
媛媛 长大后帮助吴志清母亲护理他,成家后仍然与吴志清母子一起生活,反哺吴志清母子的养育之恩。
吴志清母亲去世后,她与丈夫在三位姑妈的协助下,承担起照顾吴志清的全部重任。这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却感人至深的特殊父女,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人间的大爱。
早已在祝寿会场等待的亲朋好友们涌上前去向这位不平凡的寿星热情地祝贺。
祝寿会场背景大书“感恩有你”,席上亲朋满座,气氛热烈。
重庆《故人旧事》编辑部的朋友们来了。
左起:贺岩、曾宜生、兰末、梁述华、古谷。
知青作家、近百万字的知青小说《凡尘天歌》作者贺岩,根据吴志清的事迹,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向生命鞠躬》,发表在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重庆知青》杂志上。
吴志清坎坷的命运、与命运顽强抗争的意志和精神、吴家人感天动地的亲情以及朋友、社会的关爱,在知青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朋友们来了。左起:曾兵、王茂玖【会长】、戎晋生【秘书长】、万正华、王跃辉。
王茂玖根据报告文学《向生命鞠躬》改编成纪录片《生命动力》剧本,由曾兵持导、王跃辉摄制。目前《生命动力》样片已经送审参评。《生命动力》公演后,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南江知青联谊会的朋友来了。
左起:万正华【会长】、谭健【副会长】与《重庆知青》、《故人旧事》副主编曾宜生合影。
当年一起去南江林场的老知青们来了。
左一:陶有碧大姐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地关心着吴志清与吴家人,给了吴家人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陶有碧的事迹,也在《重庆知青》第十一期上作过报道。 吴志清在贫民窟一起长大的发小邻居们来了。
这帮贫贱之交、情深意笃的发小们多年陪伴着吴志清,为他驱赶着病床上漫长的寂寞时光,为他做了许多他力所不及的事情,贫民窟改造拆迁分开后,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只要吴志清有事,这帮发小就会很快赶到他的身边。
长期关心吴志清的青年志愿者来了。这些刚入社会的年轻人不仅是单向地关心帮助他,也从他身上领悟到生命的顽强与人生的意义。
王茂玖编剧与曾兵导演在祝寿会场。
吴志清的女婿刘洪伟主持了生日庆典。
吴志清发表生日感言,向长期以来关心与帮助他的亲友们致以深切的感谢,祝愿人们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吴志清的两位侄孙女在音乐的伴奏下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重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王茂玖会长致祝词。
知青作家贺岩演唱他为纪录片《生命动力》写的主题歌《活乐歌》。《活乐歌》歌词:
人世走一遭,就要好好活。
黄葛树根穿石壁,蚂蚁抱团游过河。
穷也活,富也活,阎王拿我莫奈何。
人世走一遭,就要好好乐。
酸甜苦辣调百味,悲欢离合都是歌。苦也乐,甜也乐,心宽就比神仙乐。
活,活,活!乐,乐,乐!
阎王拿我莫奈何,日子更比神仙乐。
对着生日蛋糕作美好的祈祷。吴志清自强不息的精神、亲人养育之亲情、邻里与知青之友情----人间相濡以沫之真情,汇聚为一曲不同凡响的“年过七旬古来稀”的生命礼赞!
链接报告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