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卷九 牧竖

聊斋志异 >卷九 牧竖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2-17 11:52 被阅读0次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今有豪强子,怒目按剑,若将搏噬,为所怒者,乃阖扇去。豪力尽声嘶,更无敌者,岂不畅然自雄?不知此禽兽之威,人故弄之以为戏耳。

【翻译】

有两个放牧的孩子走进一座山里,到了一个狼洞前面,发现洞里有两只小狼崽,他们一合计,就一人抓了一只。然后两人各爬上一棵树,两树相距约有几十步远。不久,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小狼不见了,立即显出焦急的样子。这时,一个小孩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耳朵,故意让它嗥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就发疯地直奔到树下,一边嗥叫一边抓树想爬上去。另外一个小孩又在另一棵树上弄得小狼叫得厉害,大狼停下嗥叫,四下观望,才发现了那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丢下这里,奔到那棵树下,像刚才一样奔跑嗥叫。这时先头那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回来。口中不停地嗥叫,脚下不停地奔跑,往返几十次以后,奔跑速度渐渐慢下来,叫声也渐渐小了,最后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久久不动。小孩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现今有种强横的汉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按着剑,好像要与人搏斗,把人吞掉,触怒他的人,却关上门自己走开了。汉子声嘶力竭,却没有对手,岂不心中畅快而自以为英雄?却不知这只是一种禽兽的威风,人们故意戏弄他,为了好玩而已。

【点评】

本篇与《大鼠》可以互相参看。都是采用所谓游击战术战胜对方。不过《大鼠》篇是狮猫对付大鼠,本篇则是两个放牧的孩子对付老狼。

站在人的立场上,尤其是在当日狼害严重的时候,牧竖没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以其机智除掉了力所不能及的大狼,甚至应该得到称赞。但利用老狼的母爱杀死老狼,总让人觉得人类也有残忍之处。

相关文章

  • 《聊斋志异》中“牧竖捕狼”的故事

    《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叫“牧竖捕狼”。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

  • 古文积累:《聊斋志异:牧竖》

    【原文】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 少顷④,大狼至,入穴失子⑤,意⑥甚...

  • 《牧竖》译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

  • 牧童之心(二)

    牧竖 唐 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 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 耕却傍溪田。 译文: 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见到有人...

  • 东方维纳斯――刘九娘兰北掠影(二)

    “九娘”的来历 我们翻开古籍,出阁女子叫“九娘”的特别多。有孙九娘(聊斋志异),有公孙九娘(聊斋志异),还有沈九娘...

  • 丹青医姐:牧

    牧的偏旁是“牛”,牛的书写要求是最后写提,并且提与竖的相交点,将竖均分为上下相等的部分。 “牧”:“牛”的上横与“...

  • 硬读《随园诗话》(52)

    卷二(二) 少陵云:“多师是我师。”非止可师之人而师之也。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

  • 闲读《随园诗话》(450)

    【原书补遗卷七·四八】青衣郑德基诗云;“春风二月气温和,麦草初长绿满坡。牧竖也知闲便好,横眠牛背唱山歌。”又,《咏...

  • 读《死僧》

    --------整理电脑翻出了以前的一篇读书笔记 《死僧》《聊斋志异》(卷七)第九篇 某道士云游日暮,投止野寺。见...

  • 如歌书画

    清晨,拾笔写唐诗。 下第归蒲城墅居 唐 · 许浑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 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卷九 牧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w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