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式阅读的第9天,阅读《富兰克林自传》第一部,请与富兰克林破冰,深度链接这位世纪大咖吧~
昨天我在朋友圈发布了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富兰克林自传》,今天早上收到了师傅发来的一张图片。
画面正中间是富兰克林,仔细一瞧,老先生背后是一台老式的印刷机。
印刷!那可是我的老本行啊。本科四年,每天都在和油墨、纸张、机器打交道。
大学本科那几年,我的实习功课基本都是跟着师傅在印刷工程训练中心完成的。
主要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印前的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中的调墨、上纸、校准以及印后的装订、覆膜等。
当时接触的机器主要有两台,一台是德国海德堡四色印刷机,另一台是日本的樱井。可别小看这两台印刷机,都是价值百万千万的呢!
因此在看到书中富兰克林最开始一份正式的职业是印刷商,而且前期因为投资资金匮乏而苦恼时,我深有感触。
其实,我当时最喜欢的实习内容不是印前和印中,而是印后!
为什么呢?
因为不需要动脑子啊!
印后的机器都是师傅们调好的,我们只需要动动手配好页、刷好胶,把裁切整齐的书,一摞一摞的摆放好,从这个地方运到那个地方就万事大吉了。
一边唠嗑一边干活,两不误。
但是每每师傅看到我又跑到印后去了,就老远的跑来叫我:“怎么又跑这边来了?怎么就爱做不动脑子的活儿?走,回去,给我算数儿去!”
无奈,我只好妥协,恋恋不舍的离开印后加工车间。
其实印刷除了要考虑机器的耗损,也要考虑印刷材料的充分利用。磨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计算,根据印刷尺寸要求和库存中现有的纸张,拼出完美的版式,将纸张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从而实现保护环境、节约成本的目的。在印刷的整个过程中,占重要地位。
那个时候,我记得师傅总会事先把计算页面给我调出来,大框小框铺了满屏,再给我备一张纸和一支笔,让我坐在屏幕前计算。
好一会儿,我计算出来便手舞足蹈:“选787*1092”的纸!”
师傅嘿嘿一笑:“哎呀,库存好像没有了,换纸,重新算!”
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骗”着“哄”着,让我把所有的拼版都算了个遍。
最后大功告成,我如释重负,又笑嘻嘻的跑去印后了。
师傅在后边大喊:“怎么又跑走了?明天你还得算!”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师傅的良苦用心。他老人家希望我多动动脑子,做一些可以真正锻炼自己的工作。好帮助我真正的理解印刷、深入接触印刷这个行业。
今天阅读到富兰克林同样在做印刷的工作时,外人是这么描述他的:
“我离开俱乐部回家时,他还在干活呢;他的邻居还没有起床,他又在工作了。”
对比之下,我自惭形秽。
印刷行业的竞争很大,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你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吞并,更甚者负债累累、倾家荡产。
看得见的,做的好的,是自己的同院师兄,将印刷和艺术相结合,创立了:雅昌集团。
同样,富兰克林在印刷这一行业中,保持勤奋同时,也时刻不忘创新。
即便未来自己没有涉足印刷行业,但是我依然是印刷人。
后悔当时没有好好珍惜有师傅教导的那段时光。明知岁月不回头,在以后的求知路上,我会牢记师傅的教导:凡事多动脑,多思考。
即使不能成为像富兰克林那么成功的人,但是他的节俭、勤奋、克制、谦逊和无私的精神将会成为我永生追随的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