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是一种激情,有人说爱是一种习惯,也有人说爱是内心深处被弹拨的一根弦,一旦被拨动,将永远为你共鸣,且只为你共鸣。而每个人的内心瀚如苍穹,而那根纤纤之弦却细弱蛛丝,有的人穷其一生也不会拨动对方之心弦,也有的人等待一生也等不到触弦之指。
记得前几年我所在的小城,有一位有为的年轻画家,貌美的妻子,可爱的儿子,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他除了画画,还收藏了不少的名画。如果没有一个叫张红的重庆女孩的出现,他的家庭生活是平静的、幸福的。说实话这位张红真的没有他的妻子漂亮,自己曾经见过她,感觉也就是一位很平常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平常常的女孩,让那位画家痴迷,学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样的私奔,他的父母朋友所有的劝告都没有动摇他私奔的心,将家里自己收藏的一幅名贵的画低价卖掉作为盘缠,两个人私奔。也许那位女孩有卓文君之才自己没有看到,也许是心弦的共鸣让他们痴迷而不顾一切。其实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让自己看不懂的故事,正如人们常说的,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一样。
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先生在十八岁时,为了给重病的父亲冲喜,家里让徐悲鸿与邻村的一个姑娘结婚,徐悲鸿对于这门亲事也是很不情愿,因为自己是孝子,不得已而与之结婚生子,他给生下的孩子取名“劫生”,足以说明他对于这门婚姻的不满。第二年父亲还是去世了,他也去了上海求学,考入震旦大学,并在哈同花园兼职,在这里认识了震旦大学担任教授的前辈蒋梅笙,借着蒋先生对他的欣赏,经常出入于蒋家,认识了蒋先生的二女儿蒋棠珍,并被蒋棠珍深爱。在蒋棠珍13岁时,蒋家与世交苏州的大户查家定亲,眼看就要迎娶的时候,徐悲鸿和蒋棠珍私奔,徐悲鸿将一枚刻有“碧薇”二字的水晶戒指戴在了蒋棠珍的手上,并从此改名蒋碧薇,两个年轻人冲破包办婚姻的枷锁,去自由的恋爱,在那个时代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靠徐悲鸿卖画凑够的学费和蒋碧薇从家中拿出来的东西在当铺换出的钱,这对情侣踏上了曲折的异国求学之路。学成归来,徐悲鸿投身于绘画教学,其大型历史题材的创作引起了当局高官的不悦,朋友让蒋碧薇劝徐悲鸿不要再挑战当局的耐心,蒋碧薇也让徐悲鸿不要整天和危险分子在一起,两个人的世界观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夫唱妇随虽然有点重男轻女色彩,但是在夫妻之间兴趣的一致性与默契是爱情最好的滋养剂。正如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一样,杨绛本就是一才女,但是为了钱钟书的事业而甘做一名家庭妇女,去照顾钱钟书的生活起居,从而成就了一代国学大师,也成就了一辈子的爱与幸福。蒋碧薇已经喜欢了安逸的生活,而徐悲鸿却为了国家的复兴而奔波,当初浓浓的爱在被慢慢的稀释,并渐渐的产生了对丈夫的不信任,之后,因为一位才女,徐悲鸿深深喜欢的一位女学生孙多慈的出现而让婚姻走到了尽头,虽然仅仅是徐悲鸿深深喜欢的一位学生。徐悲鸿愤而出走广西,后与廖静文女士结婚相伴一生。曾经炙热的爱终于燃成灰烬,让一切都化为乌有,恨由爱生。
戏剧剧终总是喜欢写到皆大欢喜时,以后的事情也就顺其自然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以后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小城年轻画家的结果也不得而知,但是,从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徐悲鸿先生与蒋碧薇女士两个家庭我们可以知道:仅仅是爱还不足以维系一个美满的家,为爱的牺牲和付出,对于追求的一致性、同步性,相互间的支持和鼓励都是密不可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