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5-22

2019-05-22

作者: a86a497a86bb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9:15 被阅读0次

    当知乎牵手言几又,知识付费将何去何从?

    5月21日,知乎与文化消费品牌言几又宣布实现合作升级,并且联手推出了联名会员体系——“言盐会员”。双方联合打造的复合型阅读体验空间“言盐问答空间”也于北京正式开幕,并将在未来陆续拓展至全国范围。

    这是知识付费平台向着线下书店的又一次延伸。事实上,不仅仅是知乎,现如今的许多知识付费产品平台乃至内容供应商都开始从线下流量入手,向着线下延伸。而这些平台和供应商之所以不约而同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与它们在当下的处境是密切相关的。

    元气满满的初生时期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

    随着知识付费这一概念的出现,在这一年里,樊登读书的主流产品之一——樊登读书会拥有了140万会员,实现了上亿的营收;知乎Live上线,一年后便吸引了近350万人参与,到2018年已经达到了2.92亿人;罗振宇讲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更是推动知识付费成为了一个行业,使之成为了内容创业者的一种变现形式。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知识焦虑”出现在了许多人身上,因此,当打着“你付费,我就给你知识”旗号的知识付费产品一出现,就立马获得了众多用户,赢得了许多的关注。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年底,国内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49.1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预计到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

    在这样看似生气勃勃的情境下,整个内容行业都将知识付费看成一种绝佳的商业模式,并且对于移动互联网迎来付费时代的可能性抱有十分积极乐观的态度。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付费的缺陷也逐渐暴露,不得不说,他们还是有些盲目乐观了。

    痛点逐渐出现,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据资料显示,70%以上的人在对知识进行付费时,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然而,当他们发现从知识付费产品中并不能得到预期的专业知识,或是得到了思维的升级后,这些知识付费产品的价值对他们来说也就越来越小时,知识付费产品获客成本高、用户存留不具备稳定性、低复购等等痛点也就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了。

    图源:土老师财经观察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和内容供应商开始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寻求出路:

    一是努力摘掉“知识付费”的帽子,使付费内容从知识品类向其他领域扩张。如喜马拉雅在举办第三届123知识狂欢节时,就拿掉了“知识”二字,将之改成了123狂欢节;今今乐道读书除了为企业提供读书会的产品外,在2018年还研发了专门针对企业党支部的党建课程。

    二是向线下书店扩张,在线下开辟新的流量战场。樊登读书是最初建立线下书店的平台,2018年在全国开了200多家线下书店,同时也投资了不少无人书店;今今乐道也于2017年开始采用“城市合伙人”的模式,从而能够向着线下拓展。

    然而,作为“付费知识”的提供者,如果“干货”不够多,提供的知识质量不够高,无论再怎么向其他领域扩张,这样的模式恐怕也走不长远,就算转战线下流量,也同样要承担较高的地租成本和运营压力。

    更重要的是,“知识付费”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就已经体现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当“知识”遇上“付费”,要怎么在二者之间做出平衡呢?以知乎为例,在发展之初,知乎以满满的“干货”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用户,成为了国内少数几个依靠用户认知和内容质量建立壁垒的公司。然而随着知乎走上了“知识付费”的风口,“知性”的知乎渐渐地似乎有些变味,在今年的1月份,知乎就被爆以付费形式擅自代替用户作答,导致某些大V背上“割韭菜”的骂名。

    随着人们对“知识付费”抱着越来越理性的态度,对自己购买的“知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时,知识付费在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cp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