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端午,让人难以忘怀

作者: 雪花1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00:25 被阅读0次

时光如骏,马不停蹄,翻开时间的篇章,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佳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明确规定,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 ,使人们对端午节有了更加深刻的重视。

念起端午的由来,追思千古先人,少年佳节倍多情。汨罗江水流不尽,忆屈子,忠良才贤,愿得九天安颐。屈原,一个情系国家,心怀百姓,满腹经纶,出污泥而不染留得清香满乾坤的诗人。在流放中,写下了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等,其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为后人广为流传。可叹他爱国情怀无力回天,于五月五日在绝笔作《怀沙》之后,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最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的离去,代表了一种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的时代精神,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至此,每到今天,人们为了缅怀他,家家户户包粽子、煮鸡蛋、挂葫芦,艾蒿艾叶插门前,以表达对屈原的敬仰。

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包粽子、赛龙舟、悬艾草、佩香囊、系五彩线、喝雄黄酒的民俗习惯。

端午佳节,记忆中的碎片,也在我腦海里呈现。儿时胸前挂着的母亲缝制的精致漂亮的香囊和香包;母亲手工包的八宝粽、豆沙粽、红枣和红豆粽、鲜肉粽等及清晨上山摘艾叶草的画面。

儿时端午佳节来临之前,油灯下的母亲,飞针走线为我们缝制香囊和香包。听说,小孩子都要佩戴填有香草和药草的绣花香囊。精致漂亮的香包,用一条红绳串起来,挂在胸前,一低头,就会嗅到一股浓郁的香气。老人们都说,他们可以为小孩避邪驱瘟,预防疾病。

小时候,每到端午佳节来临的前几天,母亲都会去街上买一些绿绿的棕叶,等到包粽子的时候,会把它们放在水中浸泡,同时早早的将江米淘洗好,在盆中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母亲用很娴熟的手指,将泡好的江米放进绿色棕叶围成的三角形叶中,将棕叶折叠好,再用彩色的丝线缠绕后放进锅内煮。当我走进屋里,便能吃上母亲包好的煮在锅里的粽子和煮好的鸡蛋。母亲包的粽子,个个都很好看。绿绿的外衣,白白的糯米,裹着糯香的鲜肉的味道还有红红的红枣和红豆,咬一口,香香的、甜甜的、软软的。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母亲包的咸味鲜肉棕子,轻轻打开棕叶,一股肉香随风飘来,我迫不及待的将它们狼吞虎咽吞进了肚中。看到这种情景,母亲都是常常把她的那份鲜肉棕子和鸡蛋背着哥哥和姐姐私下塞到我的手中。母亲也经常看着我没有吃干净的鲜肉棕子,会悄悄地躲起来把他们吃干净。母亲那个年代肉很缺少,都是限量出售,能吃上一頓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回想起以往的情景,眼睛里的泪水都会情不自禁的转几转。

端午佳节的前夕,我还会跟着母亲去山上采艾草。天不亮借着黎明前的微光,和母亲在山的马路旁边的草丛中寻找平日熟识的艾草。艾草杆粗叶肥,圆圆的叶尖,叶背上会有一层雪白的绒毛。趁着清晨天还未亮,带着幸福,我和母亲忙乎大半天,将不高不矮的艾草一大捧抱在怀里,尽管露水浸湿了衣服,凉丝丝的,但内心却是喜滋滋的。当太阳公公醒了,天光微亮的街道,家家户户门上都插着带露的艾草,满是端午佳节的味道。这些传统习俗,在我后来的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并将它传承。因为端午佳节这一天是一种人们的祈愿,祈愿吉祥,祈愿平安,祈愿五谷丰登,并祝愿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小时候的日子虽然平淡如水,但味道清冽甘甜。如今,许多年已经过去,往昔的画面慢慢淡远。粽子不再只是端午节的抢手食物,超市里摆放着的香囊和香包,已经成了商家每日出售的饰品,色彩也更加的琳琅漂亮,并成了超市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如今,关于端午节的一些碎片记忆,不仅一直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了一种习惯,还是一种寄托和一种思念.....。

相关文章

  • 挖野菜的日子

    童年的记忆儿时的伙伴,不管过去了多少年,总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题记 ...

  • 随笔

    儿时的回忆总让人难以忘怀,已迈入青年的我们,是否还能找回儿时记忆中的那份天真、快乐?社会的闯荡教会了我们怎样的尔虞...

  • 儿时的年味|长大后,我才知道年味是什么

    年味啊,对我来说,是具象的,又是模糊的,儿时的年味,让人难以忘怀。而长大后,我才知道年味是什么。 儿时的年味——硝...

  • 端午有感

    儿时的端午是那样的温馨有趣又让人难忘,而今的端午却让人感到荡然犹存,是岁月的原故还是成长经历所致呢?总之是中国传统...

  • 初见蓝桥

    初见蓝桥,我脑中第一反应就是儿时看过的电影巜魂断蓝桥》之中的桥,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真挚爱情故事,在我幼小...

  • 儿时的端午

    儿时的端午 文/党爱元 流年似水,时光清浅。岁月轮回,又是一年端午至。夏日的暖风拂过,阵阵粽香弥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 儿时的端午

    儿时的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这件事情,是从走出家乡的小镇才知晓的。老家在山沟沟里,离最近的城市有六十多公里山路,那时候...

  • 儿时的端午

    每年端午,妈妈都会给我们各煮两个鸡蛋,一些蒜,还有零花钱,让我们约上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爬山,游水库。打记事...

  • 儿时的端午

    儿时的端午 小时候在老家山区生活,老家位于豫西北太行山脉中,看天吃饭,春暖花开。每日里不是跟村里的小伙伴捉鱼放牛,...

  • 儿时的端午

    读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小小鸭蛋写得有滋有味,且端午的氛围尽在其中,真有意思! 回想我们老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端午,让人难以忘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d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