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端午

作者: 落寞在凉州的烟雨里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08:45 被阅读68次

    儿时的端午

    文/党爱元

    流年似水,时光清浅。岁月轮回,又是一年端午至。夏日的暖风拂过,阵阵粽香弥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在乡间的田间小路……浓浓的粽香情勾起了无尽的回忆。

    小时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小孩子们三五个一约,不顾长辈们平日的叮嘱,怀着忐忑的心情,偷偷地向家乡的石羊河奔去。那时,石羊河的水清澈如镜,在夕阳的余辉下,泛着闪闪的白光,像是专等着这些小调皮。河的两旁,杨柳青青,如织的柳枝到映在河面上,那景致美不胜收。小孩们一到,像是早就分了工似的,大一点的、溜一点的便上树折枝,其余的孩子们便在树下捡拾、整理树枝。太阳落山前,孩子们带着编织好的草帽,背着捆好的柳枝,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喜悦无比言说。回家后,长辈们笑呵呵的,早已忘记先前对孩子的唠叨,和孩子们一同把那细细的、柔柔的柳枝插在各自的家门上。

    早在端午之前,家家户户已准备好了大米、红枣、清油、白糖等。那个年月,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拮据,像这些准备的食料多半都是从哪些走村串户的商贩手中用小麦换来的。等到端午的前一天,每家每户,忙忙碌碌,我家更是如此。母亲把淘洗的大米、红枣放在哪种平时烙锅盔的扁而平的熬锅子里,洒上适量的白糖,添上水,刚好淹住大米,放在慢火上去蒸。然后,在哪种用干树枝、玉米芯等干柴烧的烧灶上放上铁锅,添上足量的清油,开始炸油饼。炸油饼可是要技术的呢!油饼炸好后,米糕也蒸好了。待油饼不烫手时,母亲便把米糕夹在油饼中,香喷喷、甜蜜蜜的油饼子卷糕便做好了。

    端午哪天,早上早早起来,母亲把平时闲暇时搓好的五彩花绳和做好的香荷包拿出来。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拴上五彩花绳,给两个妹妹戴上漂亮的荷包。那时,拴五彩花绳、戴荷包,我们小孩子们只图个快乐、高兴,不懂其中的意思。后来,大了点,才懂得拴五彩花绳、戴荷包,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深远的是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将来有一个好的生活。是母亲的一种寄托,一种希望,一种期待!多年后,兄妹三人,确也未辜负母亲的心愿,都走了教育之路。

    儿时,家乡的端午,习俗多着呢。走亲串友,礼物仅仅是几卷油饼子卷糕。男人们猜拳行令,喝着雄黄酒,据说这雄黄酒是有故事的呢!女人们把平时从货郎担哪儿换来的精品放在针线箩里,坐在树阴下,边聊天,边做针线活……

    杨柳青青,粽香浓浓。时隔多年,网络普天般盖来,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为端午喝彩,为端午祝福!但留在哪心底的,儿时的端午情怀,是任何一种方式也代替不了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端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uz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