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本一

作者: 素心水英 | 来源:发表于2021-03-24 06:59 被阅读0次

        知与行本来是一,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同样,一个人有怎样的行,就意味着他有怎样的知。在阳明先生看来,所谓知,并非头脑中的“知道”、“明白”,而是指心上的认同。所谓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黄直录》)有怎样的心灵品质(知),就会有怎样的起心动念,进而就会有怎样的意识、语言和身行(行),故,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

        生活工作中,常常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个道理我知道,只是没有行出来而已罢了。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欲盖弥彰的表达。因为真知必有真行,浅知必有浅行,伪知必有伪行。行不出来,反映的是“知”的层次还不够,没有达到“真知”的程度。

        以“不说谎”为例。每个人都“知道”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但如果一个人,口口声声说着“不能说谎”,但依然说了谎,这就说明他内心深处的“真知”,其实是“人是可以说谎的”。

        言语体现出来的知,并非真知;行动暗示的知,才是心上的真知。如此,我们就不会轻易为自己的错误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心灵品质的真实折射,只有当一切的问题都回到心上时,才能找到问题真正的根源,进而拔本塞源地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 知行本一

    对于知和行第一次建立联系,是加入行知探索这家公司。 我称之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伟大之于哪里呢,重塑人生。 几年间几十...

  • 知行本一

    知与行本来是一,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同样,一个人有怎样的行,就意味着他有怎样的知。在阳明先生看来,所...

  • 【知行本一】

    2021-3-24 致良知课堂【知行本一】 知与行本来是一,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同样,一个人有怎样的行,就意...

  • 王阳明:知行合一为什么不容易做到?

    知行本是一本,但是人们有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毛病,因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是对症下药。他说:“某今说个知行...

  • 徐爱录6

    本节正式讲了知行合一。导出了阳明先生的第二个重要思想――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举了两个小例子,来说明知行本...

  • 知行本合一(自我改革)

    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这件事。若着实做学问思辩的功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着实做! ‘知’之真切笃实处...

  • 知难行易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我们就会意识到:最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知”的层次,因为“...

  • 知难行易

    致良知课堂【知难行易】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相是“知行本一”,我们就会意识到:最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升自...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1-3》 感谢作者写成三本,不然不会如此透彻。 中心:知行合一,致良知。 越读越快,后面50页更是...

  • 人生方向和目标

    信息化、智能化。乐观心态,探索边界。以人为本,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kc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