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中提到的概念,
首先是假设和结论,通常我们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通过一些行业数据,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如果说假设这个行业处于一个衰退中,那么他应该压缩各种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行业处于衰退中,只是一个假设,而不是结论,要想建议客户压缩投资,那么就必须证明衰退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就必须再着手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在收集以及分析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也就会浮现出来。
可以看出在初步分析数据后得出的资料,那么只不过是假设,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把这个假设当结论,从而忽略了从搜集证据印证假设到导出真正结论过程中的逻辑思考。
也就是说,不要把假设当成结论。
其次是现象和原因,那么从假设到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但大部分都只看到了问题的现象,却看不到问题的原因,现象终究只是现象,不是原因,但大多数人却不了解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最重要的是在各种现象之中找出真正的原因,绝不能再列举了各种现象之后就停止思考。
许多个案中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其他都只是这个原因的导致的现象,不找出真正的原因,就别想真正的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说营业员士气不振,大家可以搞个活动,吃吃喝喝,或者是互相吐槽之后大喊一声:从明天开始加油干。但是如果真正的原因是产品有问题,那么这么做显然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在找到解决问题之策之前,必须先清楚问题的原因
所以说我们不论是在处理企业问题,还是处理个人问题,都要注意,不要把假设当成结论,不要把现象当成原因,在假设和结论之间,在现象和原因之间,是需要我们通过思考和逻辑来理顺关系和顺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