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夏官营
往事夏官营   书友刘志民

往事夏官营   书友刘志民

作者: 快乐的老猫 | 来源:发表于2023-10-28 07:50 被阅读0次

      刘志民申请加入中学同学群时,我脑子里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打磨,让我完全忘却了这个名字。

      那天,秦萍问我,有位男生申请加入班级,可否批准。我说,先考察一下,让他说出两个印象深刻的女生名字,别拉进来一个山寨的。我想,当年学习好的男生我都能记住名字,而学习差的男生往往会记住女生的名字。不一会儿秦萍回复,人家一个女生的名字也叫不岀来,但却说出了猫班长的名字。

      刘志民进群后,我与他对话好一阵子也没想起来他是谁,后来他说了一句话,当年我们彼此总借书看啊,这个细节让一些往事渐渐回到眼前。

      在那个图书匮乏的年代,能找到一本小说读是一件很开心又很奢侈的事情,那时我自己有三本书,一本是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另一本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还有一本巴金的长篇《家》,这是我和其他同学交换阅读的资本。

      家住司令部的刘志民属于学习中游的学生,班长不太留意他,他也没太去留意女生。但他喜欢读书,而且还有点特别的路子,总能弄到书。放学的路上,经常会从书包里抽出一本书来。由于书的搭桥,我们成了好朋友,从他那借书不用交换,只是时间卡的特别紧,有时两天有时一天有时仅一个晚上。借到书就赶紧回家读,晚上父母强制熄灯后就用手电筒照着读。有一次读了大半夜也没读完,第二天上课几乎睡着了,下课后还追着他问小说的结局。后来遇到时间来不及时全部读完的时候,我就会跳过中间读结尾,再给他人讲这本书的时候,也会据实说开头,据实讲结尾,中间段则凭想像去杜撰,久而久之养成了讲故事爱忽悠的习惯,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绝对是真的。

      刘志民高中未毕业就因父母的工作调动而转学了,我的一个图书源就此中断了。我后来下乡、上大学又参加工作,无论在哪一阶段,读书买书是我的一大喜好。现在家中的书架上,摆放着上千册图书,即便夜里读,也不必像当年那样打手电筒了。书多了,条件好了,反而静不下心读书了,心跟着社会一起浮燥起来。

      这些年回西安,每次都是一两天时间,来去匆匆,顾不上和刘志民见面。但他的朋友圈我是关注的,他一直在陪孙子刘子豪读书,亲子阅读,共享快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他把当年的习惯传给了孙辈。

      刘志民的名字曾经忘却,那读书的经历和乐趣不曾忘却。

相关文章

  • 往事夏官营 期待

    榆中六中的校友们将在8月9日至11日组织一次兰空子弟夏官营大聚会,已有二百多人报名,我是其中之一。 距...

  • 往事夏官营 看碟

    临近下班,京城的马同学发来信息,北京的“春晖怀远”首映式将在今晚举行。安排的如此仓促,一是因为老邓要出行,...

  • 往事夏官营 典型

    在高崖公社革委会分管知青工作的副主任陈洪武的眼里,大营知青点一直都是全公社的典型。 起初,大营点是反面...

  • 往事夏官营 下乡

    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大概是我们当时唯一的选择。在我们之前,榆中六中已有72届和73届两批毕业生,分别下乡到榆...

  • 往事夏官营 养猪

    大营知青点养猪,当时在高崖公社所有知青点中应该处于标杆的位置,在全榆中县知青点中也能排在前面。我们前后共养过...

  • 往事夏官营 农活

    下乡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队长通过有线广播给大伙儿派活。开场总是先敲三下扩音器,当当当,说句上工了然后再派活,...

  • 往事夏官营 膨胀

    这本该是三号那天就形成的文字,整整拖了十天,拖期的原因似乎与酒有关。 睁开眼睛时,窗外的路灯已经亮...

  • 往事夏官营 高考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就大学恢复招生工作发表社论,明确高考将在四季度进行。社论要求广大青年要一...

  • 往事夏官营 班长

    在我的一生中,担任时间最长的职务恐怕就是班长一职了。这个职务是从榆中六中开始的,一直延续至今。忘记了是怎么...

  • 往事夏官营 夏官营火车站

    夏官营火车站是全国铁路网上的一个很小很小的车站,这从它的检票口、候车室和车站站台等设施上可以判断出来。据说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事夏官营   书友刘志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lj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