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打比赛间隙,和一位女球友聊天儿,她女儿今年被天津一所大学录取,得知我家姑娘也在天津上大学,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球友:孩子能一个星期回家一趟吧?
我:一个月能回家一趟就不错了。
球友:啊?!天津可比北京的昌平近啊,这么近还不回家?那我可受不了!
我:慢慢就适应了,孩子长大了,会越来越独立!
京津城际15分钟一趟,半个小时就到了,距离是问题吗?根本不是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太近了,感觉随时都能回来,所以就不那么想家想父母了吧!
想当初女儿刚上大一的时候,两三周就回家,她没空回来我们就去大学看她,其实天天打电话或微信聊天儿,也没什么事情,只是想她了,就去看看她,再多的声音和视频总不如见面来得直接,在一起的时候,挽着她的胳膊,拉着她的手散散步,随便聊点学校的趣事或生活小事,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女儿每次订好回家的票,也是提前告诉我要吃什么,我就按着菜单乐呵呵着准备着她爱吃的东西,女儿经常说:这就是亲妈!一边担心她吃多了要减肥,一边还屁颠屁颠地准备那么多好吃的!
慢慢女儿的功课比较忙,社团活动也挺积极,回家就少了,有时暑假也跟同学约着一起出去玩儿,似乎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远了,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吧。
女儿长大了,有她自己的空间和世界,朋友圈也越来越丰富,也许有些事情只会跟自己的好友交流,而不会跟我们说了,她的精神越来越独立了。
看到女儿的成长,我非常欣慰,也有点小小的失落。
以前黏着我的小姑娘不在了,跟我屁股后面叽叽喳喳的时候也少了,有时回家了,我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她却说要出去跟朋友吃饭。
我们更接近于两个近乎同龄朋友的谈话,有些事情我还得请教她,不得不承认,女儿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见识越来越广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是啊,女儿,你有自己的世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在以后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坎坷,也许爸妈越来越没有能力帮你,但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受了挫折或委屈,只要回到家,尽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养精蓄锐了再出去应对现实生活。
女儿,爸妈永远是最爱你的人,你的一切对我们都是重要的,只要对你的成长有利,对你的健康有利,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你!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