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答:
恰逢3.8节,很应景儿。
每年的节日都有很多,如果你可以,可以天天过节。
而我喜欢的女性,是天天过日子的。
她的情绪有高低起伏
她会把外面受到的气转身撒在最亲近的人身上
她会跟周围的朋友伙计比较一圈,然后默默羡慕嫉妒恨
她会精确地算计自己挣到的每分钱,隔着10天、1个月、50天、3个月……就要去银行柜台存一张自己称之为“死期”的存单,回家后小心翼翼地叠起来,再用纸包起来,再用塑料袋装进去,橡皮筋套紧了,费力地塞进大衣柜里不穿的收拾好的换季衣服堆的最底层最角落的地方。
等到下一次整理衣服的时候,先把这包东西摸出来,褪下的橡皮筋就勒在手腕处,塑料袋打开,纸,展开,里面的存单难得见一次天日。按照日期顺序排起来的存单,前面的时间久一些的单子,她对上面的数字已经倒背如流,在计算总数的时候,她会算两个数字:自己存了多少,银行要给多少钱。
本金、利息、复利这些词汇不在她的字典里,她就是用自己的词汇,一点也不影响她数完钱后那短暂的快乐。
快乐短暂,是因为花钱的地方更多。
结婚时候,就是借钱结婚的。
结了婚,生孩子,又添了一处花费。
结婚债快还完的时候,单位不给住分的宿舍,要拆了盖办公楼,决定买个小房子。
又开始还房钱。
没有什么房贷的观念,就是亲戚朋友几十一百凑的,当时,3万块钱,1个1分大的院子,还带一溜儿南房,刷着白色仿瓷的墙壁,墙腰之下,就是那种学校教室常见的绿色墙漆。
拎包入住是不可能的,就是四面墙。
于是,自己结婚时候,姥爷给打的柜子,抬进来了。
为了防止地震,焊接的高低床,被锯成2个普通高度的床,一个卧室房间里放一张。床腿4根钢管,床下的空间,可以塞满家里人的鞋子和各种形状大小新旧的纸箱子,纸箱子平时只管往里塞东西,只有过年时候,才会清空,看看一年都放了什么,然后再塞回去……
住着不讲究
吃饭就更凑合了
孩子们10岁之前,除了过年,没见过肉。
后来她反省说:“你们小时候,我不买肉,就以为你们不爱吃肉呐!”
我们哈哈一乐:“这么强大的内心,也就您有~”
现在,她夸奖我的最高境界就是:“幸亏当年顶着罚款的风险,硬是把你生下来了。”
我回复:“来,给您报销!”
19岁,第一次借邻居家自行车骑着去县城,跟我爸相亲。
23岁,毕业就住宿舍,结婚,和我爸一起住宿舍。还钱……
第二年就生孩子,拉扯大一点,再后来,又有了我……
再后来,没宿舍住,买小院。继续还钱……
再再后来,我们结婚的房子,还要还钱……
………………
她们没有房奴、孩奴、蜗居这样的观念,她们可以把一把韭菜做出凉拌、蛋炒、包饺子、蒸包子、卷菜卷、腌咸菜等各种花样,把春夏的味道,一直延申到没有什么绿色的冬天。
没错。
这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
现在,她们依然没有元宇宙、北交所、破防这样的更新,但她们依然可以把那把韭菜做出凉拌、蛋炒、包饺子、蒸包子、卷菜卷、腌咸菜等各种花样,把春夏的味道,一直延申到就算已经有了彩色的冬天。
能够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妈妈
无所谓强大而坚韧
她就是我家的天
如果妈妈脸上有笑容,家里就是晴天。
3.8节
还是要勉励自己好好工作的,有一份热,就散发一份。
毕竟,我努力的程度,与妈妈嘴角的弧度,一直同步。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谢谢她们教会我的。
山水无声,自然养人一起上行
来自脚踏实地的土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