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虹膜 (Iris)公众号
引子:
刚从电影院奔至车站,赶上末班车。Pano说坐末班车看一座城很伍迪艾伦;可是憋着尿赶去车站的路上心情就不一样了,更何况看的是海湾。车很空,除去上下匆匆的几个人,其他坐着的大多也是看完电影归校的学生。
“刚才看得我差点哭了!”
“这不是喜剧吗?”
“剪女孩头发你不觉得很残忍吗!?”
窗外夜色凄迷,路旁行路匆匆。
虹膜推了关于驴得水的三篇影评,均书出有名,从剧本架构到镜头画面点评详尽,如果有关于电影感、摄像技巧、演员发力方向的问题都可以去虹膜看一下近三天的头条。在这里,我们就仅随着大上海海湾小镇的夜色想开去。
一.
电影开场即交代故事发生在1942年(民国31年),中国偏远山区的一个水源匮乏的雨神庙中。1942,看到这个数字我顿了一下,想到29号虹膜(北京)影迷群里柏小莲讨论到在影院看《1942》时“看的我想退场”,“生理性反胃”。驴得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很多人食不果腹,卖身求食甚至易子而食的大开大合、可歌可泣的年代。到后面裴魁山对张一曼吼道“没有孙校长的话,你现在在哪里,在做什么?”时,我又想到了这个值得注意的数字,如果没有孙校长,那一曼会不会就只能跑到冯小刚的片场客串了呢?所以看到从劝说一曼承认自己搞破鞋,到最后给一曼剪头发都是校长来亲力亲为时也觉得只有他能这样做了。这里和一曼关系密切的人有裴山(原谅我省去中间字),铜匠等下文再论。而关于一曼身上的女权主义光环(甚至铁匠媳妇身上的)以及孙佳有没有教给铜匠咬耳朵这一技能,则不在今天海湾遐想的范围内。
可就是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国破山河破的时间段,一群“知识分子”从大城市来到偏远山区开办了一所小学,致力于用教育来改善中国农民的“贪、愚、弱、私”的人性弱点,不过之所以称之为“人性弱点”,就是人性普遍具备的,这没什么好丢人的,也没什么好否认的。《驴得水》的整个故事也正发生在这所小学校内。然而在故事里只有孙校长明白这一点,或许特派员也明白,他们二者也都在利用这点,但是方向和方法不同,这样看来孙校长还真有几分用心良苦的意味。
二.
整个影片从龙标出现到最后猫眼发行商广告结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出现一个学生。如果我是一曼老师的某个学生,或是某个学生的家长的话,开学来了我只能看到富丽堂皇的新校舍,红白相间的新校服,以及崭新的大红课桌椅,发现少了头拉水的驴(除了孙佳好像没人和驴得水是好朋友),少了一个代课老师,或许没有(一曼的生死存疑)。中国自古以来孩童和成人仿佛就生活在两个世界,我们的孩子不像西方有个爱丽丝仙境(据说根据女子初潮体验而成),日本有千与千寻,来描述孩童成长的过程;在我们地大物博的土地上,陶渊明偶一挣脱镣铐到桃花源里体验了一把“甲方乙方”,然后遂迷,不复得路。这不是因为找不到路,而是这条路在大人的世界里不存在。当今时代不也如此吗,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为成人的年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所有的师长父母眼中,仿佛18岁生日午夜的孩子都如菩提树下冥思的释伽牟尼一般,时钟敲响,瞳孔放大,顿悟宇宙真理。
扯远了,在影片中,情节的矛盾由一个个谎言激发和推动,在编织、维护谎言中,几乎所有人都发生改变,或者说是暴露了人性的弱点。这并不奇怪,“仓廪实而知礼义”,黑死病时的欧洲大陆也曾哀嚎遍野,每个起初强装体面的绅士最终也无不变成了拄着文明棍的老鼠。可是在这其中,有一个人一直闪着微弱的光——就是孙校长,他让我想到《权力的游戏》里的小恶魔,同样深谙游戏规则,利用游戏规则。孙校长是不是在搞教育,我不清楚,抑或自保抑或逃避,但至少他是在做无害的事情。在遇到“政不行”的时候,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大隐诸如赵公、克强都做到了大隐的顶尖水平,孙校长也那么大年纪了,大隐于他有难度;那么小隐呢,就只能隐到田野里去,到乡村小学里去。另一方面“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那个时候还没有绿卡没有护照,还能做个小船逃离是非之地,这也是孙校长做不到但是一有机会想让他女儿做的事情。
我刚开始还纳闷,会说英语,盘亮条正的布尔乔亚女青年适合巴黎的午夜,适合东方夏威夷的笙歌,唯独不合适靠驴得水的乡村小学。她把蒜皮撒成雪花,比“撒盐空中差可拟”更浪漫,剪发送别比长亭折柳更深情,她爱的不是谁,不是哪个具象的人,而是浪漫的感觉。浪漫来自于陌生,陌生产生神秘,神秘引发联想,联想将人带离现实。所以你不让宋胖子睡果儿,他就只能飞叶子了。一曼也像宋胖子不适合社会主义新中国一样不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裴山是因爱生恨,错把假意当真情,人们习惯站在周铁男的角色鄙夷裴山自私,这种鄙视如同看《落水狗》时对粉先生不掏小费的情绪,此后又习惯站在孙佳的角色鄙夷铁男变成了软男。每个道德制高点都被占领了,只有孙校长不像观影的各位站着说话,斡旋于各种势力之间,他深知在当时的条件下,乡村小学的队伍失去谁都是莫大的损失,许之以利,诱之以理,劝之以情;呕心沥血,煞费苦心,日复一日,孩子们才得以站在山坡上能看到远方的大海,而不是被波涛汹涌的巨浪暗流卷走。
特派员来学校核查是为了拿到美国人的奖金,标杆榜样选谁不重要,扮相好就可以。尤其是在事情败露后,他不但没有翻脸,还利用每个人的弱点击垮了每个人,迅速接管了局面。他把铜匠扶上位,逼一曼剪掉头发,放空一枪降服铁男,没有使用强力;孙校长也没有用任何强力,但是是为了让学校能继续开下去,开得更好。
三.
最后看佳佳的个人选择,她经历了“驴得水”事件后,毅然选择离开父亲,远走延安,影片中前方远山一片阴云密布,不知前途如何。个人来看,孙佳投身延安,就真的万事如意,生意兴隆了吗?她会不会在一次次运动中由于家庭出身被审查,假如她投身崭新的革命事业,能不能在一次次内部斗争肃反运动中全身而退?假如她只选择做一名延安公民,在面对一次次全民政治热潮的行动中,她是会依然和在父亲身边时那样但见不平,必仗义执言,还是站队抑或沉默不言。只是在一个山村里四人一驴的关系就已经演绎的如此错综复杂,佳佳在延安就真的能过得好吗?玩过游戏《潜伏之赤途》的朋友肯定都对延安这个名字心有余悸。人性的弱点和丑陋依然存在,佳佳在逃避一个丑陋而奔向另一个吗?她的爸爸知道世界已被这种游戏规则统治了,逃无可避,还是期待这穷乡僻壤的小朋友们出淤泥而不染,整体看来做到这点似乎更为现实。
所以我是佩服孙校长的,他在游戏其中,并不享受,也不挑明,所以不如小恶魔讨喜;但他确实做到了作为一校之长做到的最多了。
四.
法国大革命中追求平等自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市民固然可敬,被奉为最有革命精神的人民,巴黎公社也成为世界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但是要知道法国大革命后最繁忙的机器就是断头台(大革命后最人道主义的发明,让砍头时间缩短到0.64秒),彼时雅各宾派专政一年砍下六万多颗头颅,算下来每个月四千多颗。光明中会潜藏黑暗,黑暗里也孕育着光明(电影《魔兽》里的说法)。
另外影片中许多细节也值得玩味,学校拿到三万块法币之后,雨神像被挪到了垃圾堆;本来水源宝贵,连铜匠洗澡的时候校长都没水喝了,可是拿到三万块法币之后,教室养着金鱼,铁男洗澡很畅快;特派员的秘书有可能和特派员有特殊的关系等等。
最后最后的一点:如果,我说如果,美国人在影片代表的是真的话,最后孙佳奔赴延安,路上突然发现美国产的彩色弹球,并且弹球撒了一地,蹦蹦跳跳,永远躺在通往延安的路上,这还真的是一悲到底。
五.
另一个角度,其实孙校长的作风更符合黑帮大佬,黑帮的特点就是顾全大局(浦志强语),所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江湖一片活水,深山卧虎,猛龙过江。
坐在车里看着外面的人裹紧外套,前进着倒退,旁边的一对情侣已经靠在一起睡着了;外面的人也许也正目送安坐在车中的我,正如父母看着未满十八岁的孩童,正如我们坐在影院看吕德水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课。
李讪然
于2016.11.04子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