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信的力量》中周国平校长写给老师们的第三封信,我感动于他说的这段话:
千万记住:不要一张又一张地做练习,别让中考或高考前的“黑暗岁月”提早来到小学的校园。如果那样,我们的学生就会提早厌学,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小就会被我们扼杀在摇篮中。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代表,成绩的好赖直接与其脸面、前途有关,所以,临近期末,考试科老师拼了命占用非考试科老师的课给学生做试卷,相信这是很多学校老师的惯常做法,也是诸多校长愿意看到并喜欢老师们这样做的,可是,在这里,周国平校长却是这样告诫老师们,真的难能可贵。
周国平校长不想要成绩吗?当然想。但是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他觉得小学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老师们多思考,有针对性的复习更重要。所以他希望老师们多思考,有针对性地复习,不用占用大量时间盲目做试卷。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周国平校长这样想,他学校的老师们必定也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喜欢这样的校长。
想到我们这里的教学,五六年级为了区抽考,每学期匆匆忙忙提前一个月上完课,然后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试卷雪片似的飞到学生手里,不用上非考试科,学生的生活整天就是做试卷,听老师讲试卷,再做试卷,再听老师讲试卷,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抽考结束或者期末。六年级下学期更甚,大约五月中旬就结束课程,然后所有时间全安排成考试科上,一上一个小时或者70分钟,完全就是高三复习模式。仍记得文杰说他的学生的状况,完全找不到小学生的朝气蓬勃,都蔫头耷脑的,没有孩子再说喜欢学习,多么可怕! 仍记得雯雯说,她们低中年级的年轻老师,虽然一人担着好几个科目,但是除了考试科,其他一概不给学生上。不真正地去思考教育的目的,只一味时间上磨成绩、试卷上练成绩,早早磨没了学生朝气和灵气,磨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吗?
仍记得刘霞老师说她怎样带高三、怎样教生物学科。不管时间多紧,她依然领学生举行各种活动,如外出徒步,如领学生酿酒、做泡菜,而且她的教学成绩一点也不差。
所以,成绩不在于你有没有占非考试学科老师的课,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试卷,而在于你有没有对你的学生和你的学科你的教学进行过认真思考,有没有把你的教学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
为了求成绩,早早把小学生活看成高考战场,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真的不值得。所以,无论校长追求什么,再借用周国平校长的话:
关起门,您就是国王。教室里,说了算的您,该怎么做,真的得三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