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看了去年的电影《年会不能停》,还记得前些天在预告片里,看到全是办公楼,电梯,舞台这些场景,再结合片名就能看出这是一部讲职场的电影。我本身也身在职场,也就抱着找共鸣的想法去观看,确实如观众所说那样,在捧腹大笑中,体会着职场上的心酸和无奈。
看到大鹏和白客的名字,就知道这片子肯定会搞笑,从前看《屌丝男士》和《万万没想到》里,两位的表演都很精彩。他们都属于有喜剧天分的人,能编导出精彩的故事,并以搞笑的方式展示出来。
电影最有趣的地方还在于一些阴差阳错的巧合。大鹏饰演的钳工胡建林,本来干得好好的,却突然接到公司总部调动,一下就升职了。他以为是自己年年劳模被公司看中,其实是因为另一位同事向总部负责人行贿想提拔进入总公司,偏偏职工表弄错了所致。而进入公司后,即便人事部发现问题,也只能将错就错,让胡建林继续任职,否则万一上级怪罪下来,大家都不好过。
也因为这泼天的富贵落在胡建林身上,让大家都猜测他的身份不简单,恰好遇到了公司裁员,大家更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都担心被胡建林这个身份神秘的高管盯上,成为被裁掉的对象。也就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这让人想起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钦差大臣》里,那个被大家当成是钦差大臣的纨绔子弟一样,各地官员纷纷谄媚,好吃好喝供着,丑态百出。
除了因为这个阴差阳错引发的故事,带来各种戏剧性的事件之外,职场上那些被很多白领吐槽的地方,在影片里也有不少。首先是要给自己起一个很奇怪的英文名,同事都用英文名相称,这样不知道是不是会让公司显得洋气。还有下班也不能比领导先走,老老实实干好996,要“自愿”加班。作为管理层,也必须学会讲废话,让员工之间互相猜忌,不断揣摩自己的意思,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将员工玩弄于鼓掌。这些情节和对白,肯定能让职场上的人有很深的感悟,甚至直接对标自己的上司,内心也将其问候一遍。
当然,这些潜规则确实被人诟病,却也是当下不得不存在的东西,大家纵然痛斥但不得不遵守。正如影片中,白客所饰演的人事部职员马杰,为了在公司干下去,从来都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工作,对于是非对错全然不顾,维系好和领导的关系,明哲保身最重要。而一直渴望转正的临时工潘妮,却还是因为倔强不讨喜的性格,只能当临时工,早晚也会成为离职对象。
而这一切都被一个变数打破了,胡建林偏偏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哪怕最后也在慢慢融入这个环境中,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坚持了正义。在曾经的工友们面临被裁员时,他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阴谋,并找到了证据,不惜以丢掉工作为代价,也要将这件事揭发出来。
那时候,公司高层已经妥协了,告诉他们只要不继续闹,让裁员继续下去,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好处。而胡建林几人没有低头,他们依靠自己内心的良知和正义,终于帮助工友们保住了工作,也将违法犯罪的始作俑者送进了监牢。
看到最后,这个圆满的结局确实让人很爽,只不过却会引发很多思考。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当今职场的事情,很多人尽管很不情愿去遵守那些所谓的潜规则,但迫于无奈只能迎合,但那样自己本就工作内容多,现在却变得更加劳累了。
而尽管大家万般不愿意,却要迫于生计,只能这样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就是说,哪怕整个团队看起来是有凝聚力的,实际上却各怀心事,一盘散沙。正如片中最后胡建林说,年会不能停,队伍不能散。公司办年会的目的,也是想搞好团队建设,而一年比一年规格更高,规模更大的年会,却失去了初衷,成了炫耀攀比的方式。
只要身在职场,每天在格子间里工作,面对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总会内心有很多怨念,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部《年会不能停》或许改变不了什么,却可以让人把有些事情看的更清楚,有些道理讲的更明白,也可以让人在捧腹大笑地发泄后心情略微轻松一些,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喜剧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