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过年了。在那个年代,所有幸福的回忆大多集中在过年。除了过年吃团圆饭,看春晚,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爸爸带着我们姐妹三进城买衣服。
那时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有限,所以印象中只有过年,爸爸才带着我们去一趟。每次都早早的睡下,赶上村头唯一的一班早班车,嘟嘟的出发。天还蒙蒙亮,我们却早已睡意全无。虽然很兴奋,但是凭我们的个性,还是谨慎的躲在爸爸后面,压抑着自己的小情感,生怕被弄丢。
来到斗潭公交站,就抑制不住自己,欢快的跳下车,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今年想让爸爸给我们买什么衣服。
第一站总是南街的大世界,那时候就觉得大世界一直会这样辉煌下去,会永远吸引着我。那时候总觉得时间绵长,总喜欢提永远。殊不知,岁月无情人无奈。就像最近热播的《芳华》,冯小刚导演那一代的芳华也是无奈流逝永不回。
到了选衣服的关键时刻,我们个个主意十足,记得有一年喜欢上运动装,就非得叫爸爸也给我买一套,而弟弟羡慕大人们穿西装,小小年纪也非要穿。爸爸每次劝说无效之下只好缴械投降,而我们就可以欢欢喜喜的抱着自己心爱的衣服,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记忆中,好像每年年末,都是如此。爸爸妈妈在忙碌了一年后,在妈妈的叮嘱中,见多识广的爸爸就带着我们进城买衣服,这已经成为我心头油然而生的幸福。
长大后,很多事都变了。变得淡而无味,变得了无痕迹。我们终于到了“等你长大了,你就什么都明白”的年龄。我们似乎明白了很多事,也似乎对很多事不明白。我们有些人艰难的往前走,有些人踌躇满志的往前走。我们有些人为了孩子,有些人为了工作。
就这样,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背过我们的,扛起家庭重担的肩膀有点驼背了,牵过我们手的大手更加粗糙了,步履矫健的脚步有点缓慢了,就连当年觉得见多识广,无所不能的大脑也慢慢变得迟钝了。我们才明白,有些事不能等,有些人不能等。
广告里说的好,等你上学,爸妈就轻松了;等你考上大学,爸妈就轻松了;等你找到工作,爸妈就轻松了;等你成家了,爸妈就轻松了;等你的孩子带大了,爸妈就轻松了。爸爸妈妈就是在这样的等待和安慰中,过完了自己的青壮年和中老年。对此,我深有感触。还记得爸爸说过,等我做到五十岁,我就可以歇一歇了。可是那时候我和弟弟都在上大学,于是这个愿望延续到六十岁。爸爸又说,等我做到六十岁,我就不用做了,出去旅旅游,见识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要知道,爸爸年轻的时候也是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的人,只是后来为了家庭,为了我们,一直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辛苦一辈子。可是那时候我们姐妹三个都刚成家立业,又是买房,又是生娃。于是爸爸又在我们之间奔波劳累。
一年又一年,总想找机会带爸爸出去旅游一次,就像小时候他带着我们进城一样。他会不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欢喜雀跃,热切盼望呢?事实上,我们找机会想带他出去旅游的时候,他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未能成行。他会说,你妈一个人在家忙不过来,还有那个小孙女这两天身体不太好,放心不下,或者说,你们现在都是有家庭的人,不要因为我而引起你们家庭的不快。
这让我意识到,纵然有这些琐事羁绊,但不能成为我陪他出游的理由。有些激情,等着等着就没了,有些欢乐,等着等着就淡了。趁着爸爸身体还健朗,还兴致勃勃,多带他出来走走转转,吃一些没尝过的,看一些没见过的。于是有了这趟乌镇之行。
烟雨蒙蒙的江南古镇,踩着石阶,撑着伞,牵起爸爸的手,帮爸爸拍张照,留下一个消瘦的身影却一张笑容满面的脸,我很欣慰,眼角却止不住的流下眼泪。这一刻,简简单单的一刻,可能都让老爸等太久了。但愿此刻他内心觉得是幸福的。
人生的两种幸福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小时候,因为有爸妈的保护和呵护,我们觉得幸福。长大后,我希望爸妈因为有我们的孝顺和牵挂,他们觉得幸福。我们的心很大,可以装下厮杀和拼搏,我们的心也小,只装下温暖和善良。而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足可以让人体会不同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