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蛟潭庄
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一座桥连接了一条街跟一个小山村的老家。一直在想,村的名字一定是个文化很高的人起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街,那时侯没有名字的,医院,镇政府,邮局,派出所占据了街的一大面,而在街的另一面好象就是饭店,商店之类的店铺了,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卖菜的那个叫二黑还是什么的,什么时候都是笑咪咪的,老妈说是最黑了,卖的水果蔬菜要比县城贵好多,呵呵,老妈也不说人家上菜也不容易的。还有卖油条的,小时侯最爱吃的了,那个时候买油条好象还是用麻绳捆的,提回家的时候最爱闻那种油香味儿了。别的就没有太多多的印象了,
街的另一头自然就是我那最亲最爱的生我养我的村儿,村东头到村西头蜿蜒好几里,村子依山而建,错落,但没有秩序,从大桥一进村应该是村的中心吧,一进村,看到的应该是龙王庙,庙很小,座北朝南,庙里面很简单,一个桌子,过庙会的时候会在桌子上面供奉一个泥人,好象叫四龙爷,天旱的时候要求雨,记得我小时侯还跪过香呢,求雨当然少不了要唱戏,而过庙会更是要唱戏的了,戏台建在龙王庙的对过,中间的那块大场地暂且就叫戏院吧,每年的四月初一是赶庙的日子,十里八村的人们都要来我们村看戏,购物的。小孩子们自然也是最高兴的时候了,因为过庙的时候不用上学的,天正好暖和起来,拿个水枪在街上疯跑,还有卖冰棍的,“三分一个五分两,一毛钱一大把”哈哈,这些当然是我自己的记忆了,一天的戏分三场,早,中,晚,那时侯什么都看不懂,也总是跟着哼哼几句,山西梆子,河南梆子,还有咱河北梆子戏,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哼哼。时间关系,不具体写我的村庄位置了,老虎嘴,狼布袋沟,窑洞,柏树院,西梁,东梁,柳钱沟,这些熟悉的地方都是我小时侯疯跑的地方,都是我村的地方。最亲切的地方。
老家---儿时的回忆
人生,最快乐的应该是童年了。对我来说,应该是的。童年,最值得回忆的快乐时光。总感觉我童年的快乐是别人不曾有的。村里有条河,我小的时候那不是小河,我们却把村外连接我们村的河叫大河,二河,有河就要去摸鱼,这是现在我们村的孩子们所不能拥有的快乐,用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别成鱼钩,再从河里的石头下找一种不知名字的小虫子做鱼饵,鱼咬钩时鱼钩下沉的那种感觉,或是赤脚用手在石头下摸鱼,满手鱼乱蹦的感觉,还有我们改水,(就是把浇地用的水渠里的水改道,流到河里,)满水渠拣于鱼的感觉,这些快乐是现在孩子们所不能拥有的快乐,更别说看到阴雨天水池里鱼跃,大晴天乌龟在河边的石头上晒龟壳的快乐了。村里孩子当然少不了在村里疯跑了,捉迷藏,逮麻雀,捉迷藏的快乐在于偶尔在玉米秸垛里发现一窝鸡蛋(老家的鸡是散养的,下蛋有时候会乱下),而逮麻雀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下雪的时候麻雀没有地方找食,找块空地放些玉米,再把筛子用小棍支在放玉米的地方,栓跟细绳躲在屋里,看到麻雀吃食的时候,一拉绳子,总能扣住几只。记得一次雨天后,一只麻雀翅膀受伤了飞不起来,我想捉又不敢,我追它跑,后来它跑到邻居家屋后的一个小洞里不出来了,我说过的,我是真的不敢逮,刚下过雨,就用泥把洞口给封起来了,回家喊别人再来时却再也找不到洞口了,麻雀不知道是给蒙死了还是让野猫野狗给吃了,
现在想起来,总不能释怀,罪过啊。燕子却是不能伤害的,小孩子都被告知伤害燕子要瞎眼睛的,见了受伤的燕子总是像对待病人一样的照顾,而我的心里总是想麻雀要比燕子好。还有就是偷果子,果子就是苹果了,现在都想呢,那时侯的小孩真是谗啊,还没有成熟的苹果又苦又涩,摘下那么多放独兜里,(所谓的肚兜就是把背心放裤腰里)而现在再好的苹果顶多吃一个,那时侯的涩果子却是总也吃不够。老家在山区,总不能不说上山的乐趣吧,捉蝎子,撵兔子,还有走在山里的小路上时惊起的野鸡扑楞楞飞起来,吓你一大跳。小时侯山里是有狼的,晚上总是进村里吃猪,我们家有头猪就让狼给咬断了气管,不得已杀了,幸亏老爹听见猪叫起得及时,把狼给打跑了,要不那个年代,丢头猪是多大的损失啊。活的狼我是没有见过的(当然是野狼了)却见过死的狼,村里有猎户带回过死狼,躺地上那么长,龇牙咧嘴,我那会儿连碰一下的勇气也没有。好玩的就是掏松鼠了,开春的季节,上山上掏松鼠窝去,大的松鼠逃跑了就剩小的跑不动或是还没有睁眼睛的小松鼠,带回家养一段时间,放身上,一会儿从袖子里钻出,一会儿从脖领子钻出,好玩及了。更好玩的是有一次表弟竟然栓了一只黄鼠狼带着玩,这是我不曾拥有也不敢拥有的快乐。还有掏鸟蛋,房上,树上,那会儿鸟多蛋也多,麦地里都能拣到鸟蛋,忘了一种什么鸟的蛋是不能掏的,鸟巢建在很高的树上,掏鸟蛋时候让大鸟看到会用翅膀打你,还用嘴啄,好象还记仇,以后见到你还打,还啄。
老家----年
老家的年很有味道。或者说小时侯的年。
吃了腊八粥就要有年的味道了。腊八粥,应该是姥娘(妈妈的妈妈,愿意这样的称呼)做的最好吃,大锅,粘米,红薯,红豆,胡萝卜,花生米,糊糊一大锅,烧柴做出来,老远就能闻到的香甜,百吃不厌,好象还不能多吃,做出的一大锅要吃好几天,总也吃不够,而现在下再好的料也做不出的那种粥。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赶集了,忘了什么日子是集,卖年货的摆满了大桥的两侧,小孩最在乎的当然是新衣服,还有各种炮,我那会有摔炮,就是摔在地上就响的那种,还有老鼠屎,点着后放地上会乱窜的,还有鞭炮,二踢脚,花炮,那会放鞭是多好的乐趣啊,放完后没有响的鞭炮再拣起来从新点着放。腊月二十后家家户户开始杀猪宰羊了,宰羊的很少,就记得一次谁家杀羊时候养头已经被割下来羊身子还在动,好象还要往起站似的,这是真的,现在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比起宰羊,杀猪好象有更大的乐趣。老家,家家户户都要杀猪的,老家的猪肉,一个字,香!都是喂粮食喂出来的猪,并且要喂一年,谁家杀完猪,都要分几碗给邻居及亲朋好友一些的,然后就是烧肉,再吧烧好的肉放缸里腌放起来,要吃一年的。烧肉的时候整个村庄都能闻到那种肉香,是现在猪肉所没有的香。小孩子除了吃猪肉就是吹猪尿脬,想起来都乐,现在即便是杀猪好象大人们也不让小孩子吹了。女孩子就是玩猪拐拐,(猪前腿还是后腿上的一块骨头)蒸馒头,做豆腐,做粘糕,老家的粘糕有两种,油布袋(老家音)和糕,都是我特别喜欢吃的。除夕前几天还要写对联,最开始我们家的对联让屋后的刘老师写,后来,我也开始自己写,再后来我给邻居写,而刘老师的那手好字是我最羡慕的了。除夕夜要熬夜的,看晚会,还有就是喝酒,放炮。大年初一要起早,放炮,拜族谱,然后再去拜年,小孩子要给长辈们磕头,拿几个糖快,抓几把瓜子花生,再有就是压岁钱了,那会能得十块就乐得屁颠屁颠的。年拜完年就回家吃饺子,吃完饺子上坟,很久没有给祖辈们上坟了。老家的年不出正月应该是没有过完的,大年初一晚上就开始敲锣打鼓,耍起来,踩高跷,跑旱船,还有就是唱戏的,直到正月十五左右,十五晚上还要点花灯,烤火(要柏树枝)在灰烬里烤些食物吃,有去病祈福之说,好象。正月十五不能不说转灯了,全村的集体活动,转灯就像走迷宫,二份地的大小让你走老半天,边上都是点着花灯,远处看去灯火绰绰,很好看的。想来哪天带自己爱的人去转灯也是一件浪漫的事了。过完十五就该去走亲戚了,十里八村的亲戚都要去看看,现在的我回去窜亲戚估计大家都已经不认识我了。再后来,出去打工的人多了,开始还过完十五出门,再后来,过完初二初三就走,再后来,有的人不回家过年了。
就写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