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创伤
DSM-4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中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这个人要经历一件危及生死的严重事件。
比如亲人正常的生老病死,大的自然性灾祸,小概率的极端事件等。
二、要表现出一些典型的、不受理性控制的症状。
如果这些症状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不能自行缓解,就会发展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TSD。对百分之七十的人来说,这些症状会在一个月内自行缓解,不同的人稍有提前或滞后。如果超过一个月,症状还没有自行缓解,就会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上经常用这个词来描述心理创伤无法自愈带来的问题。
三、心理创伤不是单纯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它是有神经生物学底层逻辑的。
当我们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后,大脑各部分的连接就会受到阻碍,信息加工过程随之停滞。大脑就会像短路了一样,无法正常工作,出现功能的紊乱。
二、谁能更快走出心理创伤?
1、心理创伤可以自愈
就像感冒一样,经历严重的负面事件之后,出现高度警觉、解离等症状也是好事情,说明我们的身体在进行自我修复,修复完成了,人就自愈了。如果一直没有表现出症状,反而可能是无法自愈的危险信号。
2、自愈的人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这些支持分为两类,一是外部的社会支持系统,二是自我的心理支持。
外部的社会支持系统就是那些能够给我们提供精神或者物质帮助的人的集合。所以说,在经历心理创伤的时候,幸福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关系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能帮助我们扛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自我的心理支持是指内心非常强大,不需要外部支持,也能自愈。这里的强大,是说他们有能力,用让自己舒服的方式,排解掉创伤带来的负面情绪。
3、专业干预
专业人士会先确认来访者难以痊愈的原因,是有陈旧性创伤需要处理,是大脑功能受损,还是没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等。原因找到,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
第一步:修复他的感受;
第二步:修复、调整和启动他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创伤的长期影响
心理创伤的长期影响不仅集中在亲密关系和自我认知方面,另外一个常见的方面就是安全感。为什么安全感的丧失会导致严重的问题?爱是一种感受和体验。父母和孩子的血缘关系是基础,而情感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孩子遇到问题、困难、危险之后,亲身经历和体验到父母在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自己,甚至感受到父母愿意牺牲一切去爱和帮助自己。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不会抛弃自己,这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和根本的安全感。因为我们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的关爱,所以我们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进而相信在父母之外,也会有其他人爱自己。
心理创伤会形成一个行为模式的偏好,但是这个行为模式偏好无所谓好坏。偏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而非事情本身,决定了一切。创伤会给我们带来长期影响,塑造我们成为什么样子,但这些影响最终会带来哪些结果,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四、替代创伤和代际创伤
替代创伤是因为我们有共情的能力,有的时候,即使我们自己没有亲身经历痛苦,只是看到别人经受痛苦,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心理创伤。在突发的灾难下,这种情况就变得尤为突出,因为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想要帮助,却做不到,这种内疚、挫败甚至愤怒,会更加严重。
避免替代创伤有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要知道,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别人。
其次,要激活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你要从自己的亲朋好友那里获得支持和安慰。
最后,我们要知道安心首先要安身,所以救援的工作要着力于现实问题的解决,然后才是心理干预。
代际创伤指的是创伤在一个家族里代代相传。既感受到上一辈的问题行为给自己造成了伤害,但在很大程度上又认可和延续了这种行为,这也叫攻击者认同。避免代际创伤,关键在于意识到自己身处代际创伤链条,并有意识地去阻断它。
五、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
在遭遇创伤,特别是亲人离世这样的创伤之后,每个人都要经历两个阶段:否认期和面对期。
在否认期里,你可能不愿意接受亲人离去的现实、不想跟别人表达内心的痛苦,甚至只想一个人待着。这些都是正常的哀伤反应。因为这样的心理创伤实在太痛苦,我们很难一下子就能有勇气去面对。所以你可以允许自己回避,因为这个时候你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面对期开始的标志,就是你要准备好说出来。一种是情感的宣泄;另一种是坦然地面对痛苦的事实。
当哀伤的情绪指向外的时候,会表现为愤怒。这个时候鼓励大家把对死者的怀念和不舍充分地表达出来。当他们的哀伤被接纳、他们的怀念被倾诉、他们的不舍被充分表达以后,他们的愤怒也就自然而然地平息了。
指向内的哀伤,常常以内疚的方式表达出来。要做的就是鼓励、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哀伤和痛苦。比如说,可以举行一个缅怀、追悼的仪式,追悼会本身就是让我们有机会去处理自己的哀伤。
走出创伤要明白的第三件事,是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去结束自己的哀伤。 创伤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但它一定不是全部。我们生活中总还有光、有幸福、有喜悦,而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些美好。所以无论经历怎样的丧失,我们都要投入新的生活。这也是那个离去了的我们所爱的人,对我们的期待。
六、怎么获得帮助
如果一个人一直不能走出来,建议首先去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因为他可以给出一个合法的、科学的诊断,看来访者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治疗或咨询的程度。然后,来访者可以在接受精神科医生药物治疗的同时,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处理深层的心理创伤。
但是,要不要改变,真正的决定权不在别人,而在那个受到创伤的人。专业人士做的,是去调动一个人自身的心理资源,去发现被他忽视的自身的力量。最后,任何改变和疗愈,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病情严重的程度、来访者自身的力量、来访者和专业人士合作的默契程度。
七、实现创伤后成长
因为只要一个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对自己、他人、世界的看法和意义产生重大的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甚至引起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新的姿态投入生活当中。这就是成长。
亲人离世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创伤。对于这种创伤,学会对生命的反思和提问,是实现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人一旦开始思考,就有可能改变。
对于原生家庭创伤,不再把自己放到弱者、受害者的位置上;不要把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个目标,建立在别人,哪怕是父母改变的基础上。如果父母的行为模式确实有问题,而且无法改变,可以跟他们保持距离;在生活中重新寻找那个会爱你的人,去新建或者重建美好的亲密关系。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伴侣,也可能是你的孩子。
八、跟有创伤的人相处
给予朋友陪伴和照顾,当创伤刚刚发生的急性期,安心首先要安身。
在创伤发生的一个月内,你的朋友出现一些典型的创伤症状,比如高度警觉、解离、闪回、做噩梦,他问你:“我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疯了?我是不是再也不会好了?”你应该说你的情况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对方提自杀,在保证对方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判断他是不是需要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在选择求助对象的时候,还是推荐先去医院的精神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