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齐宣王将学术自由发扬光大
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级学府——稷下学宫(因靠近齐国都城的稷门而得名)。各学派的文人,都可以到这里登台演讲,互相争辩。其学术上的自由度,堪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持的雅典学院。
齐宣王统治时期,稷下学宫进入全盛阶段,最多的时候有学者上千人。《史记》记载,齐宣王喜爱文学游说的士人。他把原有的学宫宅邸加以整修,不惜耗巨资招天下各派文人、学士到稷下学宫,并在物质和政治地位上,给予他们丰富的待遇,包括赏赐宅第。
稷下的学者们,可以不用担任官职,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谈论国事,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
齐宣王立钟无艳为王后
齐宣王受淳于髡的启发,感叹世间从来不缺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眼睛。于是齐宣王下令广开言论,允许平民百姓进宫进谏。钟无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宫的。
钟无艳,据说是战国时出了名的丑女,但她德才兼备,心系国事。她以一介平民身份,进宫进谏,称自己愿当后宫嫔妃,侍奉齐王。面对一众官员的嘲笑,她冒死向齐宣王阐述他的四大过失:大兴土木、听信谗言、沉迷酒色、身边缺少敢规劝他的忠臣。
齐宣王感叹道,如果不是钟无艳,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些过失对国家的危害。于是,齐宣王下令停止歌舞,摒弃浮华,斥退阿谀奉承的人,广招天下贤士,并下令立钟无艳为王后。在这些政策的辅助下,齐国国力日渐增强,甚至超过了齐宣王父亲统治的时期。

网友评论